
大缺工時代,企業留才攬才遭遇空前挑戰,根據 104 人力銀行發布 2025 年《人資 F.B.I 調查報告》,揭露企業人資面臨三大難題,首先是找到一名員工的時間太長,再來是超過三成新人待不滿半年,最後是有人才培育的企業比例持續提升,但遭遇員工自主參與培訓意願低落等難題。
企業找人得花多久時間?根據報告,2024 年找一名非主管職平均得花 53.4 天、主管職得花 77.9 天,整體平均得花 60.3 天,較 2023年 增加 5.9 天,代表企業找到一名員工的時間拉長,而新人到職後六個月僅 65.4% 仍在職,等同於超過三成新人待不滿半年。
104 人力銀行人資長鍾文雄建議,企業應任用多元人才,有聘僱中高齡或是僑外生的企業,平均招募天數可縮短逾 20%,並經營雇主品牌平均招募天數可縮短 10.8 天,更要運用 AI 工具協助撰寫職缺內容,透過 AI 分析求職者履歷與企業合適度,減降人資作業時間。
好不容易找到的人才,卻又得擔心人才流失?根據報告,電子資訊與一般服務業遭遇新人快閃議題最嚴峻,電子資訊業新人六個月留任率從 2023 年的 72.5%,降至 2024 年的 66.2%,一般服務業也從 2023 年的 67.5%,降至 2024 年的 59.3%,降幅最大。
長鍾文雄分享,提升新人留任時間,企業應從充份揭露薪資與工作內容做起,其中電子資訊業可強化人員分派任務,一般服務業則可優化工作環境,並能透過性格測驗,找出與公司價值一致的求職者,更要提供完整的新人訓練、專屬的 Mentor 給予工作上即時協助,幫助新人快速獲得成就感。
攬才難度不減,留才更顯重要,根據報告,2024 年 73.3% 企業有進行人才培育,但其中 90.8% 曾遭遇難題,包括員工自主參與課程意願低、培育未能與績效升遷加薪連動、重點培育的員工最後卻離職等難題。
鍾文雄強調,員工培育一定要切合員工的需求,讓參與者能有立即與長期的回饋,並降低學習負擔、增加趣味,減降員工接受培育意願低的問題,企業人資也需要持續升級工作技能,像是 36.5% 企業過去兩年曾使用 AI 工具完成人資相關作業、40.5% 使用聊天機器人處理人事相關問題。
(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