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川普政府可能入股英特爾的消息傳出,英特爾的晶圓代工業務再度成為焦點。不過,投資銀行摩根大通(JPMorgan)認為,英特爾重振晶圓代工對台積電的影響風險極低,甚至可能對台積電有利,因為這可避免政府對其市場主導地位進行過度審查。
摩根大通指出,英特爾應先專注於成熟製程,建立穩固的代工基礎,並說服 NVIDIA、蘋果等主要客戶,相信其能穩定供應晶片訂單。
談到英特爾的生產困境,摩根大通認為問題並非單靠資本注入即可解決。先前有報導指出台積電可能壟斷先進製程晶片,但此消息並未提振股價,原因在於潛在的政府審查與監管風險。
因此,摩根大通認為,英特爾進軍晶圓代工反而有助於台積電避免壟斷指控。同時,該行建議英特爾必須穩定執行多個製程,以證明其晶片製造可靠,並贏得 NVIDIA、蘋果等主要晶片設計公司的信任。
摩根大通也指出,即便英特爾擴展代工業務,由於同時生產自家晶片,這仍可能影響客戶的信任。在重整策略上,現金流優化而非單純資本注入,才是解決英特爾財務困境的關鍵,因英特爾產品業務的現金流不足以完全支撐代工部門。
根據 Yahoo Finance 數據,英特爾 2024 財年的整體自由現金流為 -157 億美元,過去十二個月已改善 50 億美元,不過過去十二個月的自由現金流為 -109 億美元,但季度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已有明顯改善。
其中,2024 年第二季自由現金流為 -24 億美元,在執行長陳立武領導下已改善至 -15 億美元。最新季度中,資產與設備支出為現金流最大耗費,達 36 億美元,相較去年第二季的 57 億美元大幅下降。
摩根大通補充,英特爾歷來以產品為核心,公司難以兼顧代工業務的客戶需求與成本效率,建議英特爾可先專注於 5 奈米、3 奈米等較為成熟的製程,以更容易優化代工業務,並在不引起客戶競爭疑慮的情況下建立穩固地位。
(首圖來源:英特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