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詮強化矽光子與光通訊布局,CPO 整合啟動、2027 放量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24 日 15:45 | 分類 光電科技 , 財經 , 零組件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上詮強化矽光子與光通訊布局,CPO 整合啟動、2027 放量

上詮 24 日參加櫃買市場業績發表會,總經理胡頂達直言,AI 資料中心高速互連正面臨結構性轉折,「1.6T 只是開始,真正的關鍵,是把高速 I/O 從模組推向 IC 邊緣。」他指出,上詮近未來全力投入矽光產品線,加速光纖陣列元件 FAU(Fiber Array Unit)與光學共封裝(CPO)技術整合,明年將進入初期驗證的基本產能,並與國際大客戶攜手規劃 2027-2028 大規模放量時程。

FAU 為核心成長引擎 20/40/80 通道全面到位

胡頂達表示,FAU 是 CPO 的「光學 I/O」,負責將光訊號在矽光晶片、封裝與系統面板之間導入匯出,需要極高的光學精準度與封裝整合能力。

目前上詮已完成 20、40、80 通道 FAU 的開發,部分產品已在客戶端進入系統量產測試,其餘也陸續進入封裝與 IC 端的產品驗證。未來上詮進一步推向 IC 封裝整合階段,成為明年最主要的技術推進項目。

跨入 CPO 封裝 Multi-chip Module 樣品首度公開

上詮首度公開 Multi-chip Module(MCM)光學共封裝 CPO 樣品。在大型 AI 加速器封裝中,核心 ASIC 周邊往往採用多顆高頻寬記憶體(HBM)與周邊介面,傳輸距離、延遲與功耗皆成為制約。

上詮的角色是將 FAU 與客戶的光學引擎(Optical Engine)共封裝,完成電轉光、光轉電後的高速輸出入,並提升整體封裝的頻寬效率。

Scale-out 先於 Scale-up 上詮兩端同步卡位

在 AI 伺服器的高速互連路線上,胡頂達指出,目前全球技術正沿著兩條軸線加速演化。

首先是 Scale-out(機櫃與機櫃間的高速交換),這是現階段最先進入量產的領域。產業目前主力規格集中在 1.6T 光模組,預計於 2025 年開始放量。隨著頻寬持續上升,2026 年後高速 I/O 將逐步從外部模組推向 IC 邊緣,帶動 CPO 成為資料中心交換機的主流架構。

另一個則是 Scale-up(機櫃內 CPO/ASIC 與 HBM 的超高速互連)。因散熱、封裝與系統整合門檻更高,市場到位時間約為 2026~2028 年。然而隨著大型 AI 訓練與推論模型持續擴張,Scale-up 將成為未來 CPO 不可或缺的應用場景。

胡頂達指出,上詮產品可同時支援 Scale-out 與 Scale-up 的高頻寬要求,並依據客戶的系統路線同步推動量產測試,「兩路並進才能在 CPO 時代搶得關鍵供應鏈席位。」

高密度跳接線成第二成長柱

除 FAU 與 CPO 封裝外,上詮的另一個成長動能來自高密度跳接線。公司自研的黑色高密度接頭需提供極高光學密度與低損耗,其規格由上詮與客戶共同定義,尚未進入標準化(如 MMC、MPO、MXC),因此仍具高度差異化競爭力,並持續為公司帶來短期穩定營收。

資本支出擴大至 17 億,增資 25 億啟動擴產

為因應 CPO 產能需求,上詮 2024 年先投入約 3 億元建置試產線,2025 年資本支出估達 17 億元,包括自動化設備、封裝產線與新增無塵室。公司董事會並於 11 月通過增資 1 萬張、募資金額約 25 億元。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