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麻省理工學院(MIT)的一項新研究,人工智慧(AI)有潛力取代美國約 11.7% 的勞動力。這項研究模擬了超過 1.51 億名美國勞工與 AI 工具的互動,並使用所謂的「冰山指數」(Iceberg Index)來衡量自動化的潛力。該指數由 MIT 與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共同開發,旨在細緻評估 AI 對全美勞動力的影響。研究於今年 8 月發表,涵蓋 923 個職業的 32,000 項技能,並深入到全美 3,000 多個縣市,超越了大型沿海城市的範疇。
研究顯示,自動化的影響主要集中在金融、行政和專業服務等白領工作,這些行業的工資總額約為1.2兆美元。隨著AI技術的進步,政策制定者對於這所謂的AI革命將如何影響美國經濟,特別是可能導致的失業問題,展開激烈討論。

▲ 冰山指數揭示的勞動力影響程度比可見的科技採用規模大五倍。水面之上:表面指數(2.2%)追蹤目前沿海科技中心的AI採用情況。水面之下:冰山指數(11.7%)衡量涵蓋全國行政、金融和專業服務業的技術能力。這個隱藏的巨大部分代表,僅基於可見科技部門信號制定的勞動力準備策略可能會有所不足。(Source:論文)
維吉尼亞州的民主黨參議員馬克·華納(Mark Warner)上週在接受CNBC訪問時警告,剛畢業的求職者面臨著新障礙,因為許多公司開始使用AI來完成新入職工作中常見的任務。他表示,如果政策制定者對AI的影響不採取行動,最近畢業生的失業率可能會達到25%。
然而,其他專家則認為,美國經濟中尚未出現廣泛的自動化現象。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在10月的一項分析中指出,自從三年前ChatGPT推出以來,並未出現「明顯的干擾」。該報告指出,「歷史上,工作場所的廣泛技術干擾往往需要數十年,而非幾個月或幾年。」
- AI can replace nearly 12% of U.S. workers, according to MIT study
- MIT study finds AI can already replace 11.7% of U.S. workforce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