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願意為自己相信的事情,付出多少代價? 繼續閱讀..
從放棄 50% 收入起步,專訪羽絨衣王加拿大鵝 CEO |
作者 商業周刊|發布日期 2021 年 01 月 03 日 12:00 | 分類 公司治理 , 國際貿易 |
MIT 測試可載 2 人的自駕船 Roboat II,未來載客量將擴增到 4 到 6 人 |
作者 Evan|發布日期 2020 年 10 月 28 日 8:30 | 分類 交通運輸 | edit |
近年來,我們已聽到很多有關自駕車發展潛力的訊息,但是麻省理工學院(MIT)正在思考不同形式的自動駕駛交通工具。在過去的 5 年中,MIT 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CSAIL)和感知城市實驗室(Senseable City Lab)一直致力於部署在荷蘭阿姆斯特丹之自駕船隊的研究工作。去年,我們看到了 MIT 的自駕船「Roboat」,可以自我組裝成一系列可應用在各種用途的浮式結構物,本週一CSAI L進一步推出了「Roboat II」。這次全新自駕船隊之所以特別引人注意的原因是,它是第一艘可以載客的自駕船。 繼續閱讀..
MIT 預計自駕車 10 年內不會普及 |
作者 Unwire Pro|發布日期 2020 年 07 月 28 日 7:45 | 分類 人力資源 , 汽車科技 , 自駕車 | edit |
自動駕駛技術近年是科技界經常提及的話題,不過由於範圍太大,不少專家都認為距離實際應用還很遠。最近 MIT 研究團隊就表示,自駕車普及最少還要 10 年。 繼續閱讀..
麻省理工學院為種族歧視資料庫 Tiny Images 致歉並永久下架 |
作者 Unwire Pro|發布日期 2020 年 07 月 03 日 15:4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Big Data | edit |
人工智慧利用深度學習獲得分析能力,雖然本身並沒有偏見和歧視,但訓練用的資料庫還是難免有人類偏見。最近麻省理工學院(MIT)為提供的 Tiny Images 資料庫致歉,因被指有偏見,訓練出來的人工智慧恐有同樣問題。 繼續閱讀..
許多「人工」智慧進步也是「人造」!MIT 研究員揭露當代 AI 誇大的「進步假象」 |
作者 Evan|發布日期 2020 年 06 月 04 日 8:1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edit |
AI 人工智慧某些例子是否不像我們想得那麼聰明?某研究生團隊發表論文指出,他們深入研究幾十種譽為 AI 研究里程碑的資訊檢索演算法後發現,這些演算法並沒有宣稱的那麼具革命性。事實上,這些演算法使用的 AI 通常只是先前建立常式的細微調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