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飆股「FANG」的走勢,與 1999 年網路泡沫似曾相識?部分人士認為,當年和現在的科技股價格都高到驚人,成了大盤漲勢的主力來源,而且兩者飆風都戛然而止,拖累整體市場。
MarketWatch 15 日報導,Intrepid Capital Funds 執行長 Mark Travis說,他入行第 33 年了,如今情勢與 1999 年非常相似。1999 年那斯達克四騎兵引領市場(思科、戴爾、英特爾、微軟),如今則是 FANG,漲勢都高度集中。
FANG 包括 Facebook、亞馬遜(Amazon)、Netflix、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今年漲勢都靠 FANG 支撐。有時候蘋果也會被納入其中,變成 FAANG。這幾檔股票今年迄今均飆漲 20% 以上。 FANG 本益比更是恨天高,來到 125.59 倍。Travis 說,人們砸下大把鈔票買這幾檔股票,不可能是看中本業,而是要追蹤動能。
Commonwealth Financial Network 投資長 Brad McMillan 更說,從總經角度來看,要說現在和 1999 年相似,也站得住腳;更可怕的是,對比現在和網路泡沫破滅前幾年的標普 500 指數走勢,兩者也相當神似。McMillan 說,市場對這些因素做出的反應,一如 1990 年代;2016 年底美股三大指數齊破空前新高,上次發生時是在 1999 年 12 月 31 日。網路泡沫時期股價爬得高、跌得重,破裂之後壓垮整體市場。當年科技股跌勢極為劇烈,一直到今年年初,市場才完全收復 1999 年的失土(網路泡沫在 2000 年 3 月觸頂反轉)。
The Arora Report 的 Nigam Arora 15 日在 MarketWatch 發文稱,儘管一般人還力捧飆股「FAAMG」(Facbook、蘋果、亞馬遜、微軟、Google),聰明錢已經悄悄撤出,資金流多轉為負值。Arora 把資金分成 3 個來源,聰明錢、群眾錢(追逐動能)、軋空錢。聰明錢通常是對的,群眾往往是錯的。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