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報告指出,過去 40 年來全球貧富差距加劇,在收入成長率方面,世上最富有的前 1% 人口是底端 50% 人口兩倍。經濟學家也指出,累進稅制與教育支持政策有助於減輕財富差距。
美聯社報導,經衡量後發現,主要來自北美和歐洲地區的全球中產階級受影響最深。全球化使開發中國家數億人收入提升,中國與印度受惠尤深;至於已開發國家,全球化卻造成製造業勞工或其他中等收入受雇者薪資下降。
「世界不平均報告 2018 」(The World Inequality Report 2018)由國際研究團隊彙整互動數據發表,團隊成員包括知名經濟學家皮凱提(Thomas Piketty)和沙茲(Emmanuel Saez)等人。兩位學者在過往研究中強調,美國最富裕的 1% 人口自 1980 年以來收入成長不成比例,藉此點出美國貧富差距擴大。
根據這份新報告,收入差距在 1980 年後開始攀升,接著在 2008 年金融危機後轉為平穩。全球最富裕的 1% 人口在 2008 年時占世界總收入 22% ,但到 2016 年時下滑至 20% 出頭。底端 50% 人口占全球總收入比率在同期則小幅成長,只占將近 10% ,主要歸功於人口眾多、成長飛速的中國和印度。
至於美國,底端 50% 人口占總收入比率則從 1980 年的 20% 以上,下滑到 2016 年的 13% 。
「世界不平均報告2018」指出,各國可以採取更進一步的累進稅率和教育補貼來減少貧富差距。報告顯示,美國與西歐在 80 年代時貧富差距程度類似,當時頂端 1% 人口共享有總收入 10% 。但到了 2016 年,歐洲的頂端 1% 人口持有總收入 12% ,而美國的頂端 1% 人口卻擁有總收入 20% 。
這般分歧之所以產生,部分原因是美國稅制累進程度下降,而歐洲政策提供教育方面較多支持,有利於中低收入家庭。
研究作者之一、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經濟學家祖克曼(Gabriel Zucman)表示,政策選擇也可能加劇貧富差距。祖克曼表示,仍在美國兩院折衝的減稅法案主要將惠及富人,使財富差距惡化。
(譯者:陳乃瑜;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