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壓力與廠商策略性搶市,第二季企業級 SSD 合約價均價續跌一成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8 年 05 月 17 日 14:05 | 分類 記憶體 , 零組件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產能壓力與廠商策略性搶市,第二季企業級 SSD 合約價均價續跌一成

根據 TrendForce 記憶體儲存研究(DRAMeXchange)調查指出,企業級 SSD 市場近年來受惠於資料中心、AI、大數據、5G、邊緣運算等成長題材帶動,出貨量從 2016 年的不到 2,000 萬台規模,成長至今年有機會挑戰 3,000 萬台水準。若是以企業級 SSD 位元出貨量來看,2016 年至 2018 年間,年成長率都超過 50%,在所有 NAND Flash 應用產品中,成長動能最為強勁,未來 3 年內仍會維持高速成長的步調。

展望第二季市況,來自伺服器 / 資料中心的企業級 SSD 採購需求預期將比第一季淡季明顯回升。但 DRAMeXchange 研究協理陳玠瑋指出,由於 NAND Flash 整體市況仍舊處於供過於求,因此大多數 NAND Flash 原廠將面臨去化產能的壓力,因此,預期第二季企業級 PCIe SSD 與 SATA SSD 合約價均價皆會衰退一成或以上。

除產能壓力外,部分企業級 SSD 供應商為了取得更多下游 OEM 客戶的訂單,以利切入企業級 SSD 這一未來具高度成長動能的市場,遂採取較積極的訂價策略,希望能分食主要供應商的市占率。採用更具成本競爭力的最新 64 / 72 層 3D-NAND,是上述廠商能順利執行價格戰策略的主因。

展望第三季,在企業級 SSD、Client SSD 與智慧型手機需求帶動下,NAND Flash 市況有機會從供過於求轉變成小幅供不應求。然而,企業級 SSD 市場供應商之間的競爭會日趨激烈,因此第三季企業級 SSD 價格持續走跌的可能性仍偏高。

陳玠瑋表示,英特爾、三星、美光、東芝、SK 海力士等廠商的最新 64 / 72 層 3D-SSD 都已送樣給主要客戶測試,而且也先後進入量產階段,這也是今年市場競爭會加劇的主因。此外,受惠英特爾新一代 Purely 平台滲透率今年將快速攀升並成為市場主流,大多數廠商今年都把研發資源重押在 PCIe 介面相關產品上。雖然部分供應商今年有推出 3D-QLC SSD 產品的規畫,但考量研發進度與客戶驗證時間,DRAMeXchange 預估最快要到 2019 年上半年才能看到明顯出貨。

全球市場研究機構 TrendForce 將在 2018 年 6 月 6 日(三)COMPUTEX 期間,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Compuforum 2018:邊緣運算開啟雲端與記憶體新時代」研討會。活動網址:http://seminar.trendforce.com/Compuforum/2018/TW/index/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