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12 月開始,富士收購日立醫學影像設備業務的消息就不斷出現,原因有兩個:第一個金額龐大;第二個,收購方與被收購方都是日本醫療業的巨頭,自帶話題。
2 月 18 日,富士軟片集團正式發公告,宣布近日完成收購事宜。公告顯示,收購程序將於 2021 年 3 月 31 日完成,收購價格預計約 1,790 億日元,約新台幣 467.299 億元。
收購完成後,將是醫學影像業 2021 年首次重大事件。
根據協議,日立將率先成立新公司「富士軟片醫療」,並繼承相關業務,隨後富士軟片從此公司收購所有股份。收購完成後,富士軟片自動影像處理和人工智慧技術將應用於日立所有產品線,並拓展醫療系統業務。
對日立來說,「甩賣」醫學影像設備業務是無奈之舉,而對富士軟片來說,是打好智慧時代之戰的重要一步。
日立為何要賣影像診斷?
日本的大型醫療器械企業大體分為兩類:
一是大型醫療設備綜合工業巨頭:如 Olympus 醫療、Canon 醫療、富士軟片、島津製作所等,相當於全球醫療器械巨頭的通用電氣醫療、飛利浦醫療、西門子醫療、嬌生等。另一類專注於醫療器械,如泰爾茂、希森美康、日本光電等,類似美敦力、史賽克、BD。
據公開資料顯示,日立成立時間早於富士軟片。
1910 年,日立在日本一家礦山機械修理廠成立,經過 100 年多發展,涉及醫療健康、電力、能源等多個領域。日立旗下影像診斷業務涵蓋全球,提供 CT、MRI、X 光攝影系統和超音波診斷設備等產品。
2011 年,日立集團還曾巨資收購超音波器械企業阿洛卡株式會社,後者是世界最大專業超音波廠商之一,有超過 50 年歷史,收購時固有資本就高達 646.5 億日圓。
據 Evaluate 統計,截至 2018 年,影像診斷設備市場日立佔 2.9%,全球醫療影像企業排名第七,超過日本所有同類型企業。
據這份市場占比推算,合併後富士軟片市比將與日本領先的 Canon 醫療不相伯仲。而在日立擅長的超音波設備方面,更佔全球市場 9%,僅次西門子、GE、飛利普三大巨頭。
高階醫療影像設備專利,日立也有大量積累,全球所有企業排名第五,前四名分別是東芝、通用電氣、西門子和飛利浦。
但這些恢弘的市場背景,並不能為日立構建護城河。畢竟時代變化太快。
20 世紀初開始,隨著早期日本製造業逐漸轉移,日立強製造能力也逐漸發生改變,旗下火電設備部門、電子設備、數位媒體和家電等多個部門都開始出現業績下滑,盈利狀況也開始忽好忽壞。
更危險的情況出現在 2008 年,金融危機侵襲過後,日立創出當時日本製造業歷史的新高,達 7,873 億日圓(約台幣 2,053.38 億元)最終虧損。
甚至有人開始把日立品牌形象的日立樹,解讀為巨大的樹蔭下潛藏著大量非營利業務(過去認為日立像大樹有廣闊的事業群)。
從 2009 年開始,日立逐漸開始大刀闊斧改革,剝離非核心產業。
日立原社長東原敏昭曾提出:「未來不需要沒有盈利能力的旗下企業,幾年內把國內外約 900 家集團公司整合至 500 家左右。」
2011 年,日立將硬碟業務以 43 億美元出售給威騰電子(Western Digital Corporation,WD);2014 年,日立又將利潤可觀的海外空調業務賣給美國江森自控。此後,日立又將電動工具子公司日立工機和負責半導體製造設備業務的日立國際電氣,賣給老牌槓桿收購天王 KKR。
經過一系列整合後,日立上市子公司數量也從最高峰的 22 家跌至僅 2 家。
但業務瘦身並沒有拯救下滑的日立,據 2018 年財報顯示,盈利合併淨利潤進一步下滑,同比減少 50%,降至 1,800 億日圓(約台幣 469.463 億元)。之後日立又爆出賣掉核心子公司的日立金屬,與此次出售的影像診斷業務相比,日立金屬規模大多了,市值達 7,000 億日圓(約台幣 1,825.69 億元)。
在改革自救的大背景下,影像診斷業務也逐漸成為日立瘦身戰略的犧牲品。
2019 年中旬,日立正式透露,將出售日立醫療所旗下 MRI 和電腦斷層掃描設備,以及強項的超音波等診斷設備業務。
日立品牌發言人曾表示:「隨著人口持續老齡化,預計日立醫學成像業務還將穩定增長。但這條業務線未來需要更大規模的擴張,為此必然面臨全球對抗和併購。」
急需拓張的富士醫學影像業務
與日立窘境相比,富士軟片收購的意圖更明顯。身為背負日本照相軟片國產化使命的企業,富士軟片從創立之初就扎根影像業。軟片時代,甚至可和柯達並駕齊驅。
▲ 富士軟片的舊商標。(Source:Sashimi02224,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在醫學影像領域,早在 1936 年,富士軟片就佈局推出第一款醫學 X 光軟片,1983 年又研製世界第一台電腦放射成像診斷系統(FCR)。此後相繼研發出醫用影像管理系統(PACS)、內視鏡、超音波診斷等產品。2015 年,富士軟片醫療業務銷售額約 4,200 億日圓。
雖然起家很早,但軟片市場曾經的高利潤,過去富士軟片並沒有把重點放在醫療領域。15 年前,富士軟片一半業務還是影像事業(民用軟片 19%、數位相機 7% 及其他 28%),公司利潤三分之二也來自此業務。
但隨著數位時代衝擊,軟片銷量一落千丈,十年內下滑 90%,富士軟片的核心業務也迅速陷入虧損。原富士軟片副總裁青木良和曾這樣比喻:「當時富士就像車廠,而世界不再需要汽車了。」
此後,富士軟片把轉型和改革列為重心,由富士軟片社長古森重隆帶頭制定計劃,將所有研發和資本資源投入醫療健康、高性能材料、印藝系統、數位影像、光學元器件,以及文件處理六大業務板塊。
這些業務板塊,富士軟片最看重的便是醫療,2006~2012 年間進行的 13 起併購案,一半以上都集中醫療健康領域。2008 年富士軟片公開表示:「根據中期經營計劃,醫療系統事業已成為富士軟片集團核心事業之一,2013 年將佔集團總業務 18%。 」
富士在醫學影像領域的佈局,主要是儲存和流通。
富士軟片首先研發基於 Web 環境的 PACS 產品──SYNAPSE 睿觀,為醫療 IT 解決方案,允許用戶綜合管理醫療診斷影像、在醫療機構間共享,還可處理特定診斷應用。之後富士軟片還以 SYNAPSE 為基礎,先後開發出雲端服務、VNA、RIS、3D 處理等更多服務優化工作流程、精簡影像檢查和影像渲染的解決方案。
富士軟片也開始拓展 X 光診斷系統、內視鏡等其他領域,2013 年正式推出首個 X 光影像診斷設備 CALNEO。一系列佈局後,富士醫療市場逐漸拓寬。截至 2018 年,富士軟片在影像設備市場達 5.5% 占比,排名世界第五。
2019 年財報,富士醫療影像系統和高性能材料銷售收入更達 93.96 億美元,佔總營收 43%,是傳統影像事業營收 3 倍。醫療市場轉型成功,也逐漸讓富士軟片做更大的醫療夢想。2019 年,富士軟片提出,未來幾年內將醫療部門銷售額增加一倍。
如何讓老樹開花?就是富士軟片收購日立醫學影像業務的理由。
富士軟片最大短處就是器械領域,特別是以 CT、MR、超音波為主的主流醫學成像設備,長期空白。
早在 2016 年,東芝醫療業務變故時,富士就曾提巨資收購東芝醫療器械子公司,但被日本競爭對手 Canon 搶先,後者以 6,655 億日圓(約台幣 1,735.71 億元)收購。
此次日立出售醫療成像業務,顯然是富士繼續拓展影像事業的關鍵步。
收購完成後,對富士軟片的最終價值
富士收購日立,是日本醫學影像產業老二和老三的整合,甚至更多專家和媒體解讀此舉是富士計畫與 Canon、西門子、GE 與飛利浦競爭的徵兆。但整個醫療器械產業早度過靠兼併就能鹹魚翻身的時代。經過多年沉澱,三大巨頭早已牢牢佔據最大市場占比。
據統計數據來看,日立和富士為醫療影像業的第二梯隊,即使合併後總加市占也才 8.4%,還沒超過排名第四的 Canon。
關於此次收購後怎麼拓展市場,或許可從富士公告找到端倪。
2 月 18 日,富士表示:「兩家企業合併後,會將各自影像處理和人工智慧軟體和日立超音波、MRI 結合,打包販售給醫療機構。 」
近年隨著 AI 技術應用深入,所有醫學影像企業,富士軟片數位化轉型尤其積極。富士軟片 AI 之路始於 2016 年,並在 2017 的 RSNA 展會正式宣布人工智慧計劃。美國首席執行長 Johann Fernando 表示,「富士的技術是隨著醫療保健業不斷變化的需求而發展。醫療業下一個里程碑將是人工智慧技術。」
從 2018 年開始,富士就與京都大學合作研發 AI 技術,將 AI 技術應用於京都大學病例數據,分類量化病變。在此基礎上,相繼開發肺炎和肺部疾病辨識模型。
同年 11 月,首屆國際進口博覽會,富士還推出醫療人工智慧子品牌 REiLI(REiLI 日語為足智多謀之意),展開更大範圍的人工智慧與影像處理技術結合,以及技術研究。
在這些佈局下,富士軟片還藏著更大的 AI 夢想。
2020 年,富士宣布「富士軟片集團 AI 基本方針」,將 AI 列為自身業務再次轉型的技術核心,針對各類醫療器械開發和提供診斷輔助 AI、流程輔助 AI。和 AI 結合最緊密的部分,日立影像診斷業務正好能為轉型提供影像重建和採集、人才培養,以及業務落實等各環節支援。
結語
富士軟片集團社長古森重隆曾表示:「我們將現在的時期定義為『第二次創業』。」
醫療器械這相對穩定的傳統行業,近年也在發生激烈變革。從 Canon 收購東芝、西門子收購瓦里安,到如今富士收購日立,醫學影像設備業出現多輪洗牌。
據 EvaluateMedTech 預計,2020~2024 年 5 年裡,全球醫學影像設備市場規模將從 395 億美元增長至 510 億美元,到 2025 年或將達 529 億美元。
全球市場進一步擴大,競爭加劇的大趨勢下,越來越多不適應時代或轉型稍慢的老牌企業,會漸漸退出舞台,更多後來者將接替上位。
(本文由 雷鋒網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