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如何定價?碳費和碳交易哪個好?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1 年 12 月 22 日 8:30 | 分類 環境科學 , 科技政策 , 能源科技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碳如何定價?碳費和碳交易哪個好?

破除這 3 個誤解,你對碳定價的認識就超越 99% 的人》刊出後,綠學院收到許多業界感謝,替市場釐清許多誤解;同時也有許多讀者提出更多問題,直指第三個重要且廣泛使用的碳定價工具──碳費或碳稅。

問:收碳費或碳稅沒彈性,是不是應該改成開放總量管制排放交易,比較符合自由市場經濟?

碳費或碳稅這種碳定價工具很直覺,針對碳課徵稅費,就達到定價目的。做法上,有的是就各種使用後會帶來碳排的能源如各種化石燃料課徵(從源課徵),有的直接針對排放源的排放量課徵(從末端排放課徵)。

舉例從源課徵,目前台灣有隨油課徵空污費,進口或製造多少油品,就要付多少錢。這種課徵方式對消費者的影響是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成本會轉嫁給你,但價格並不會註明,你可能沒辦法意識到原來你也有為空污付費。

從末端排放課徵,直接針對排放源排放量課徵,如垃圾費隨袋徵收,如果知道每排放1噸碳需付多少代價,就會有動機減少排放量。

不管碳費或碳稅怎麼收,一定都會覺得很強制性,很沒有彈性。如果不要收碳費或碳稅,改成自由市場色彩強的總量管制排放交易,不是比較好嗎?

理論上,若碳費率或稅率與排放交易機制下的排放許可市場價格一致時,二者確實可達相同效果。但實務上,二個工具會因考量各種現實因素導致無法與理論結果一致,最大差異是須負擔碳成本的基礎不同。碳費或碳稅課徵較少有「免費」空間,然而總量管制排放交易裡,一開始推動時,多半會採用免費核配方式發給管制對象排放許可,只有當排放源的排放量超過持有許可量時,才需要到市場購買排放許可;也就是說,只有這部分需付成本,並不是排放源排放每噸碳都要付代價。所以直接拿碳費1噸100元和排放交易市場的碳價1噸3,000元比較,然後說那個機制比較有效,是張飛打岳飛。

碳費或碳稅執行時可直接利用現有稅費系統處理,因此行政成本相對較低,適用對象亦相對較廣。但實務也有不同設計考量。如多半遵從不重覆課徵原則,不會從源課一次、末端排放又課一次。此外,國際實務會有一些免予課徵的考量,例如鋼鐵業為原料使用的冶金用煤及焦炭、涉及電解過程的能源造成碳排放等。免予課徵的考量有合理性,因總量管制排放交易,當替代技術及減量技術缺乏或減量成本太貴,受管制排放源還可去市場購買排放許可;但碳費或碳稅下只能繳錢,無法觸發顯著減碳效果,可別忘了碳定價工具可不是為了收錢,而是為了減碳!

最後,碳定價除了公部門的三種應用,近年私部門也開始應用碳定價工具管理公司碳管理,稱為內部碳定價。具體做法是先劃定內部應受碳排放管制的對象,例如將不同部門別設為管制對象,接著再使用類似前述碳費或碳稅做法,針對這些管制對象的排放量課徵。公司通常會成立基金管理課徵資金,管制對象可向基金提出減量專案規劃以取得補助,減少部門碳排。

這種碳定價方式重點,在於提供各部門減量誘因,由下而上找尋減量機會並付諸實行。據最新統計,全球市值前500大公司有一半採用或規劃兩年內採用碳定價管理公司碳排,並將內部碳定價視為引導公司低碳投資的有效工具。

一開始用經濟學角度理解碳定價的底層邏輯,接著理解商業世界的碳定價如何運作,認識三種政府常用的碳定價工具,還用金融市場一檔追蹤強制性市場的碳權ETF展開想像,最後理解企業常用的內部碳定價。希望可幫助讀者脫離一知半解,不再靠著吸收碎片化的知識或資訊,片面解讀碳定價。

(作者:劉哲良;本文由 綠學院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