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藍 弋丰

藍 弋丰

About 藍 弋丰

台灣大學醫學系畢業,從事翻譯、圖文創作,關心歷史、財經、科技與生醫產業,於PTT擔任架空歷史板板主,著有《海角七號電影小說》、歷史小說《明騎西行記》,歷史著作《橡皮推翻了滿清》更榮獲第37屆金鼎獎非圖書類「最佳非文學圖書獎」。

石油巨擘裁員瘦身度小月,棄大開發案轉進頁岩油

作者 |發布日期 2015 年 11 月 10 日 8:25 | 分類 會員專區 , 能源科技 , 財經

國際油價持續低迷,受創最大的莫過於國際石油巨擘,各大石油企業業績慘兮兮,只能祭出裁員等瘦身手段降低開支度小月,油沙、深海鑽探等巨量資本支出的大型計畫也得停擺,轉進到資金風險較低的頁岩油項目上,而許多石油企業在油價 100 美元時能輕易取得融資,現在則是彈盡援絕,不過雖然如此,有些錢還是不得不花,2015 年第三季美國石油產業花在遊說上的資金總額破千萬美元。 繼續閱讀..

美國 2015 年 10 月就業大回升,失業率降至 5%

作者 |發布日期 2015 年 11 月 09 日 19:00 | 分類 人力資源 , 會員專區 , 財經

美國於 2015 年 9 月就業疲軟,讓全球不禁倒抽一口涼氣,不過 10 月份就業表現重回強勁,新增 27.1 萬個工作,遠遠勝過 9 月,更超出市場預期,也成為 2015 年就業新增最多月份,帶動美國失業率降低至 5%,是 2008 年金融風暴以來的最低點,較金融風暴後的 10% 減半。 繼續閱讀..

對抗院內感染,美國油漆大廠宣偉推出抗菌油漆

作者 |發布日期 2015 年 11 月 09 日 15:53 | 分類 會員專區 , 財經 , 醫療科技

醫院固然是治病的地方,但也因為病人集中,成為病菌散播的溫床。美國疾病管制局資料顯示,每天每 25 個住院病人之中,就有 1 人院內感染,在 2009 年,因院內感染造成的醫療支出可能高達 280 億到 450 億美元之間,針對這個問題,全球疾管單位可說傷透腦筋,不過美國油漆大廠宣偉(Sherwin-Williams)認為它有解決辦法,解決方案嘛,當然就是油漆。 繼續閱讀..

嘉能可持續減產減債,再賣 1.4 億盎司銀資產

作者 |發布日期 2015 年 11 月 06 日 14:25 | 分類 會員專區 , 財經

全球原物料行情持續不振,讓綜合礦業與大宗物資貿易商嘉能可(Glencore)在 2013 年 5 月購併超達(Xstrata)帶來的高負債成為沉重負擔,為了回應投資人的壓力,嘉能可積極減債,先是大砍鋅產能再賣銅礦,除了繼續減產救市,嘉能可也變賣銀資產,估計可帶來超過 20 億美元的償債現金。 繼續閱讀..

虧錢如流水,Entergy 再關紐約州核電廠

作者 |發布日期 2015 年 11 月 06 日 8:30 | 分類 會員專區 , 能源科技 , 財經

美國電力公司安特吉(Entergy)原本是美國國內主要核電營運商之一,不過如今卻接二連三宣布關閉核電廠,2015 年 10 月 13 日,Entergy 宣布因不堪營運虧損,將關閉美國麻州唯一的核電廠,位於普利茅斯的清教徒核電站(Pilgrim Nuclear Generating Station)。11 月 2 日,Entergy 再度宣布,同樣因為不堪虧損的經濟因素,將關閉位於紐約州奧斯維格郡、安大略湖畔,自 1975 年運轉至今的詹姆斯·A·菲茲派翠克核電站,該核電站供應紐約州約 2% 電力。 繼續閱讀..

威而鋼與肉毒桿菌素世紀聯姻,輝瑞與愛力根洽談購併事宜

作者 |發布日期 2015 年 11 月 02 日 13:55 | 分類 會員專區 , 財經 , 醫療科技

以威而鋼聞名的美國最大藥廠輝瑞(Pfizer),計劃購併英國藥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失利後,改尋求其他購併目標,一度找上學名藥廠阿特維斯(Actavis),當時郎有情妹無意,但世事難料,阿特維斯 2014 年出手擔任「白騎士」購併肉毒桿菌素保妥適(Botox)製造商愛力根(Allergan),購併後並繼承愛力根的名稱,如今輝瑞正與購併後改名為愛力根的阿特維斯洽談購併事宜,購併案交易額可能高達千億美元規模。 繼續閱讀..

美國線上購買最多蘋果產品的竟是 65 歲以上老爺爺

作者 |發布日期 2015 年 11 月 02 日 8:00 | 分類 Apple , 會員專區 , 科技趣聞

蘋果產品在 iPhone 推動下,在主流市場攻城掠地,蘋概股更成為台灣電子業的命脈,那麼,到底都是誰在買蘋果產品呢?市調公司 Slice Intelligence 根據線上交易資料統計出來的結果,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竟然是「老當益壯」的 65 歲以上男性買最多。 繼續閱讀..

醞釀最新募資估值衝 700 億美元,Uber 市值與各大企業比一比

作者 |發布日期 2015 年 10 月 29 日 9:30 | 分類 會員專區 , 財經

線上叫車服務 Uber 過去 5 年中進行 8 次募資,每次都將預估市值再度往上抬,在過去幾年中 Uber 在多輪募資中共獲得了 80 多億美元資金,如今傳出 Uber 將進行最新一輪募資,募資目標為 10 億美元,市場預期此次募資可望將 Uber 的估值推升最高達到 700 億美元之譜,也就是約 2.27 兆元新台幣,Uber 真的值那麼多錢嗎? 繼續閱讀..

黑心藥商不降價,競爭藥廠出手搶市

作者 |發布日期 2015 年 10 月 28 日 13:57 | 分類 會員專區 , 財經 , 醫療科技

圖靈製藥(Turing Pharmaceuticals)買下弓形蟲症用藥達拉匹林(Daraprim)並從 13.5 美元暴漲到 750 美元後,遭到輿論嚴厲抨擊,創辦人暨執行長馬丁(Martin Shkreli)在輿論壓力下先口頭答應會降價,但馬丁顯然打算食言而肥,不僅零售通路上價格文風不動,馬丁接受福斯商業電視網專訪時,還侃侃而談為漲價辯護,看來是一點都沒有悔改之意,不過競爭對手已經出手,以低價爭奪市場。 繼續閱讀..

NASA 技轉 SkyTran 將在以色列測試單軌磁浮小車

作者 |發布日期 2015 年 10 月 28 日 8:36 | 分類 尖端科技 , 會員專區

談到大眾運輸工具,我們想到的總是如台北、高雄捷運一樣的列車,不過新創事業 SkyTran 卻有不同的想法,認為如果用單軌懸掛類似某些遊樂園中的小車,可以更省錢,而這樣的奇想即將成真,SkyTran 計劃在合作夥伴以色列航太工業(Israel Aerospace Industries)廠區試運轉測試軌道。 繼續閱讀..

強勢美元下美國企業表現怪異,營收不如預期獲利仍堅挺

作者 |發布日期 2015 年 10 月 27 日 17:05 | 分類 會員專區 , 財經

強勢美元對美國企業的影響如何,隨著各大企業 2015 年第三季財報一一揭曉,也逐漸浮現,不過,美國企業營收獲利在強勢美元下的表現可說十分怪異,日用品大廠寶僑(P&G)繳出 7 季以來最大營收衰退的難看成績單,但獲利仍然堅挺;家電大廠惠而浦與運動鞋廠 Skechers 也一樣營收不如市場預期,但獲利則是另一回事。 繼續閱讀..

善有善報還是眼光神準?洛克斐勒兄弟基金會投資減碳避過油價下跌

作者 |發布日期 2015 年 10 月 27 日 17:02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態保育 , 能源科技

2014 年 9 月,洛克斐勒兄弟基金會宣布為了響應減碳,將降低碳與油沙投資比例至 1% 以下,事隔 1 年,如今回顧竟是精準投資,因為國際油價自 2014 年中起開始跳水,導致油沙相關企業股價慘兮兮,而煤炭也成為落水狗,煤礦破產、出售頻仍,洛克斐勒兄弟基金會的減碳策略得到良好回報。 繼續閱讀..

微軟又一次堅持到底終有回報,Bing 連虧 4 年後首季獲利

作者 |發布日期 2015 年 10 月 27 日 7:00 | 分類 Microsoft , 會員專區 , 網路

許多微軟產品或服務,往往一推出時市況奇慘無比、燒錢如流水,但是在堅持到底的忍功之下,最後竟然逐漸成功還能獲利,這樣的前例包括微軟的 Xbox 事業,以及一開始慘被看衰的 Surface 平板,如今這個名單上又多了一個例子,那就是微軟搜尋服務必應(Bing)。 繼續閱讀..

YouTube Red 惡霸條款副作用,ESPN 全面下架 YouTube 頻道影片

作者 |發布日期 2015 年 10 月 26 日 17:15 | 分類 會員專區 , 網路 , 電子娛樂

無廣告的付費 YouTube 服務 YouTube Red 即將推出,付費會員除了不受廣告打擾,還能儲存影片離線觀看,帳號還能與 Google Play Music 通用,對使用者來說是一大利多,對 YouTube 來說則可創造更多營收,不過 YouTube 強制所有合作夥伴都必須加入 YouTube Red 的「惡霸條款」,在服務上線前就先產生副作用, 導致 ESPN 全面下架 YouTube 影片。 繼續閱讀..

肯德基、必勝客母公司百勝餐飲集團將分割中國分部

作者 |發布日期 2015 年 10 月 26 日 11:25 | 分類 中國觀察 , 會員專區 , 財經

擁有肯德基(KFC)、必勝客(Pizza Hut )、塔可鐘(Taco Bell)的百勝餐飲集團(Yum Brands)於 2015 年第三季有 57.5% 總營收與 54.2%  獲利來自中國市場,目前在中國超過 1,000 個城市擁有 6,900 家店面,而且預期 2015 年還會新增 700 家店面,不過在對沖基金投資人的積極催促下,百勝餐飲集團決定分割中國分部,獨立成為其授權經營商,交易將在 2016 年生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