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網路

從冷門到爆紅!「戳一下」成 Z 世代新寵,Facebook 再戰青春?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05 日 10:45 | 分類 Facebook , 社群 , 網路

Facebook 最近重新推出了其經典功能「戳一下」,旨在吸引年輕用戶的注意。這一功能最早出現在 Facebook 的早期階段,讓用戶可以用虛擬的方式提醒朋友。儘管「戳一下」在過去幾年中逐漸被冷落,但最近在年輕用戶中卻出現了使用量的回升,這促使 Facebook 將其變得更加突出。

繼續閱讀..

Google 警告 Android 系統兩漏洞風險高,呼籲盡量更新與汰換老舊設備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04 日 17:30 | 分類 Android , Android 手機 , Google

Google 2 日推出最新 Android 系統安全更新,包括兩個可主動利用的高危漏洞 CVE-2025-38352 與 CVE-2025-48543。CVE-2025-38352 涉及 Linux 內核競態條件漏洞,可能導致核心系統不穩定及權限提升;CVE-2025-48543 為 Android Runtime 漏洞,允許惡意程式繞過沙箱限制,提升本地權限。這兩項漏洞均不需用戶互動即可利用,攻擊有限且目標明確特徵。 繼續閱讀..

國泰人壽設保單指定聯絡人服務機制!總座劉上旗:盼第三人即時勸阻防詐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04 日 16:45 | 分類 Fintech , 理財 , 財經

國泰人壽今日與警政署刑事警察局正式啟動「防詐安全網」行動,總經理劉上旗表示,這兩年成功攔阻 176 件詐騙案件,守護民眾資產 1.92 億元,阻詐金額占整體壽險業界 9 成,而防詐多的就是「雞婆」二字,因此執行保單指定聯絡人服務機制,當察覺保戶有異狀就會立即聯絡家屬勸阻。

繼續閱讀..

微軟 Lumenisity 新世代中空光纖打破 40 年技術瓶頸,速度與損耗首次全面超越傳統玻璃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04 日 11:45 | 分類 尖端科技 , 網路

微軟支持的Lumenisity研究團隊近日宣布,他們成功研發出一種新型的中空光纖電纜,並聲稱其信號損失為光纖歷史上最低。這項突破性的研究由南安普敦大學光電子研究中心(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Optoelectronics Research Center)的衍生公司 Lumenisity 主導,並於 1 日發表在《Nature Photonics》期刊上。根據研究團隊的報告,這種名為雙重嵌套反共振無節點光纖(DNANF)的設計,在 1,550 奈米波長下實現了 0.091 dB/km 的信號損失,顯著低於目前最佳的二氧化矽光纖約 0.14 dB/km 的損失水平,這一數字自 1980 年代以來幾乎沒有實質性改善。 繼續閱讀..

AI CRM 大廠 Salesforce 營收預估遜預期、盤後下跌 5%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04 日 11:3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財報 , 雲端

人工智慧(AI)客戶關係管理(CRM)系統全球龍頭廠商 Salesforce, Inc. 於美國股市 9 月 3 日盤後公布 2026 會計年度第二季(截至 2025 年 7 月 31 日為止)財報:營收年增 10% 至 102.36 億美元,非依照美國一般公認會計原則(non-GAAP)每股稀釋盈餘年增 13.7% 至 2.91 美元。 繼續閱讀..

涵蓋總監、執行長所有級別都被裁!甲骨文再次解僱 101 名西雅圖員工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04 日 9:5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人力資源 , 國際觀察

為投入更多資源轉型 AI 發展,科技巨頭甲骨文(Oracle)繼 8 月裁掉雲端運算部門員工後,根據一份工人調整和再培訓通知(WARN)文件,甲骨文宣布將解僱 101 名西雅圖員工,這是甲骨文在過去一個月內第二次向西雅圖提交裁員通知。

繼續閱讀..

英國諾丁罕郡警方試用中國宇樹機器狗,專家警告有資安風險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04 日 8:30 | 分類 機器人 , 資訊安全

英國內政部計畫為警隊部署機器狗協助打擊犯罪,但關鍵硬體是中國軍方相關公司製造,或構成國家安全風險。上週諾丁罕郡警方成首個試驗四足遙控機器狗的警隊,協助警員處理武裝圍困、人質談判和建築物搜查等高風險事件。 繼續閱讀..

從「數位稅」到「網路巨頭治理」:川普開火後,台灣夾在美歐規則戰之間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04 日 7:50 | 分類 數位內容 , 數位廣告 , 科技政策

川普 8 月底發言:他以「捍衛美國科技」為由,公開威脅對「歧視美國科技公司的數位稅、立法與規則」採取報復,工具不只關稅,還把「技術出口管制」搬上檯面。英國與歐盟成為點名對象,他批評這些規則打擊美國公司,卻「忽略中國大型科技公司」發展。英國《金融時報》指出,這段貼文重燃華府與倫敦、布魯塞爾間的摩擦,也把稍早談判桌上暫時降溫的數位稅爭議,再度推向火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