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環境科學

研究指 AI 對環境影響甚微,還可能加速綠色轉型與經濟發展?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18 日 12: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環境科學

最新研究挑戰了人們對人工智慧(AI)對氣候影響的普遍看法,顯示目前 AI 的使用對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微乎其微,甚至可能促進環境進步和經濟增長。這項研究由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和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合作進行,將美國經濟系統的數據與各行業 AI 採用的估算數據相結合,預測了如果AI繼續以目前的速度擴展,可能帶來的環境結果。

繼續閱讀..

不接觸太空也能取能?美團隊用「深空低溫」打造夜間引擎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18 日 7:20 | 分類 環境科學 , 能源科技

在深空中隱藏著潛在的能源來源,這些能源或許可能為未來的太空船提供燃料。不過,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兩位工程師最近開發出一種新型實驗引擎,顯示出在不離開地面的情況下,已經可以利用深空為潛在的能源來源。這種名為「改良型低溫差史特林引擎」的裝置,主要用於通風溫室和其他建築物,並發表在《科學進展》期刊。

繼續閱讀..

深海蠕蟲挑戰生命極限,能把劇毒砷變成保護盔甲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17 日 15:28 | 分類 環境科學 , 生物科技

在日本沖繩海槽的深海之處,一種亮黃色的蠕蟲展現了生命的極限。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團隊近日發表研究,一種名為「赫氏副線蟲」(Paralvinella hessleri)的深海生物,竟能將劇毒的砷轉化為晶體盔甲,在攝氏 300 度、富含硫化物與重金屬的熱液噴口環境中生存。

繼續閱讀..

日本熊害延燒柴犬也遭殃,警方即日動用步槍獵熊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13 日 17:45 | 分類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 自然科學

日本全國熊出沒事件激增,除了人類被襲擊,也發生多起養在戶外的寵物被熊拖走事件。警察從今天起獲准允許使用步槍獵殺熊隻,將從其他地區調派機動隊警官,前往熊害最嚴重的岩手縣與秋田縣,與當地警察合作展開獵殺行動。 繼續閱讀..

台達參與 COP30,聚焦 AI 珊瑚復育與綠建築推廣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13 日 17:39 | 分類 環境科學 , 能源科技

第 30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大會(COP30)於巴西貝倫展開,台達第 18 年參與,呼應 COP30 大會主題之一「氣候調適」策畫議題,首度以「AI for Green」概念切入生物多樣性和綠建築的應用,將於 17 日與 19 日在談判區舉辦 2 場主題論壇,聚焦 AI 賦能珊瑚復育和綠建築推廣,展現台達以科技創新實踐自然解方。

繼續閱讀..

最新 2025 全球碳預算發布,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量創歷史新高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13 日 17:35 | 分類 環境科學

儘管世界多國努力推動脫碳能源,仍不足以抵消全球碳排放量增長速度。全球碳計畫(Global Carbon Project,GCP)研究團隊今(13)日發表《2025 全球碳預算》最新研究,預計今年全球二氧化碳(CO2)排放量為 381 億噸,比去年增加 1.1%,按照當前排放率,若想將本世紀升溫幅度控制在《巴黎協定》1.5℃ 內,全球剩餘碳預算僅剩 4 年。 繼續閱讀..

雷射擊殺蚊子催生反無人機系統!激勵澳洲市值最高軍工股飆三倍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13 日 17:13 | 分類 國際金融 , 尖端科技 , 無人機

澳洲市值最高的軍工股 DroneShield,今年以來股價已經飆漲三倍,目前市值達到 29 億澳幣(約台幣 592.74 億元),因其開發的反無人機系統被投入烏克蘭前線,但其實 DroneShield 是由兩位美國科學家構思,最初只是計劃研發一種用於臥室的雷射滅蚊系統。

繼續閱讀..

深海採礦製造食物鏈「垃圾食品」?新研究示警海洋生態災難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12 日 7:20 | 分類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 自然科學

隨著全球對電池礦物的需求日益增加,深海採礦的潛在影響引起科學界關注。根據最新發表於《自然通訊》的研究,深海採礦所產生的廢物可能會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嚴重威脅,特別是對於海洋食物鏈中的關鍵物種,如浮游生物和其他依賴它們的生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