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17 日夜尖峰備轉率 4% 隨後回歸 6%,合理調度水力 |
作者 中央社|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18 日 10:05 | 分類 環境科學 , 能源科技 |
Category Archives: 環境科學
中研院首創二碳植物,提升固碳率登《科學》期刊 |
作者 中央社|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16 日 14:15 | 分類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讓植物更有效固碳是科學界難題,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團隊透過合成生物學方式創造出自然界未有的「二碳」植物,不但提升固碳率,更增加生長速度及油脂生成,研究登《科學》期刊。 繼續閱讀..
MIT 找到新金屬有機框架材料,海水淡化率更高、解決缺水危機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13 日 13:30 | 分類 材料、設備 ,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芹菜葉化身天然抗菌液,天然環保的防疫新選擇? |
作者 YAP KUO|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13 日 0:00 | 分類 環境科學 , 生物科技 |
後疫情時代,乾洗手等殺菌產品已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然而,傳統含酒精的殺菌液雖然有效,卻可能因長期使用導致手部乾燥、過敏等不適,因此,更溫和、天然的替代方案非常令人期待。最近,印度雪爾─喀什米爾農業科技大學(Sher-e-Kashmir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d Technology)的研究團隊,首次證實了芹菜葉的萃取液也具有顯著抗菌活性。雖然尚未開發為實際產品,但研究成果為發展新型植物性洗手液提供了可行性依據,也讓農業廢棄物的再利用有了新的方向。 繼續閱讀..
日本以後只剩夏冬兩季,夏天 40℃ 成常態 |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12 日 11:10 | 分類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日本今年夏天的熱,相信很多人都已親身體會,過去三年,日本除了冬天,其餘三個季節溫度都一年比一年高。日本暖化速度超過全球平均,如果氣候變遷持續,日本將失去珍貴的四季,變成只有兩個季節。 繼續閱讀..
超呆萌深海魚顛覆印象!太平洋深處發現粉色系蝸牛魚新物種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11 日 15:27 | 分類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
沒有尖牙利嘴,深海魚可以長這麼可愛嗎?加州私人海洋研究中心 MBARI 團隊利用先進水下技術,於加州海岸附近海底確認 3 種全新蝸牛魚物種,其中一種體色呈粉紅,嘴巴帶微笑弧線,模樣相當討喜。 繼續閱讀..
海底鑽探不是為石油,是為淡水 |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10 日 9:54 | 分類 環境科學 , 能源科技 |
科學家警告,地球氣候走向極端,陸地淡水資源流失中,正值人類用水需求將無限擴大,將來可能連可飲用水都不夠。最近科學家組織一支海上探險科研隊,史無前例進行深海鑽探,他們不是在找石油,而是在找古代的地下水,若發現取用的規則與途徑,或可解決人類缺水問題。 繼續閱讀..
海水有降溫跡象,反聖嬰秋天將再度出現 |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09 日 10:55 | 分類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今年地球還是非常熱,許多國家夏季氣溫已經打破歷史紀錄,氣象學家看到太平洋海面溫度有降溫趨勢,推測今年秋天開始,反聖嬰現象的可能會再次出現,但即使太平洋表面溫度下降,仍無法阻止人類造成的氣候變化,今年成為史上第二熱的一年預測保持不變。 繼續閱讀..
塑膠回收分類大幅簡化,新型催化劑高效分解多種廢塑膠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09 日 8:34 | 分類 尖端科技 , 材料 , 環境科學 |
塑膠種類繁雜,每種都有不同化學性質與回收工法,因此前端分選往往需投入大量成本。最近美國西北大學領導的研究開發出革命性「無分揀塑膠回收」技術,能藉專門設計的催化劑在單一步驟處理多類型廢塑膠,轉化為高價值化學品與燃料。 繼續閱讀..
番茄與珠蔥種在一起,不僅更茁壯,果實品質也更好 |
作者 YAP KUO|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07 日 0:00 | 分類 環境科學 , 農業科技 , 食品科技 |
職場如果能有神隊友並肩作戰,往往能讓工作事半功倍;農田裡,農作物其實也能形成「最佳拍檔」,增進彼此產量。近期中國黑龍江的農業科學家研究表明:以巧妙「間作」(Intercropping),將番茄與珠蔥種在一起,不僅能提高番茄的產量和品質,還能改善土壤環境以及微生物的組成。這項研究為傳統農業注入了現代微生物學的視角,並為永續農業提供了可行的實證。論文 8 月 20 日發表於《Scientific Reports》期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