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錢時代:淨零碳排的衝擊與商機,你做足準備了嗎?
到了 2022 年,全球瘋喊的淨零已不只是道德行動,淨零、減碳成為刻不容緩的議題,歐盟預計 2026 年對進口產品徵碳關稅,台灣最快 2024 年收碳費。當碳「金融化」、「商品化」,將對國家或企業的運作、現金流、國際地位有深遠影響。零碳時代最常提到的碳稅、碳費是什麼?哪些企業將首當其衝受碳稅影響?投資人如何抓住 2050 淨零碳排投資主流?本期《科技新報》帶你一起探究碳錢時代。
全球淨零趨勢下,台灣也不落人後,於今年 3 月底推出 2050 年淨零路徑圖,如今降低碳排放量已成各產業發展重點,未來勢必更加專注在能源轉型上,對此太陽能變流器廠商 SolarEdge 也計劃推出家用光儲混合型系統、大型光儲建案等多個解決方案,促成淨零轉型。
面對氣候變遷加劇,世界各國達成 2050 淨零碳排共識,而國發會公布的「2050 淨零排放路徑」,更以氫能、節能、碳捕捉、電力系統與儲能等「十二項關鍵戰略」實行,帶起電動車、太陽能、風電、儲能系統等四大概念股風潮。
「永續已經進入到大家在談如何落地執行的階段了,別在停留在口號,要趕快行動!」對於台達電來說,「環保、節能、愛地球」不單只是口號,還是融入日常生活與業務工作的準則,藉由台達永續長周志宏的經驗分享,我們可以一窺台達電在淨零碳排趨勢下,如何結合 ESG 跟企業經營。
企業「永續」議題突然在這幾年間變得火熱,許多國際知名大廠也訂定出自己的計畫,且部分大廠對於這樣的環境永續計畫並不是獨善其身,也向下要求合作的供應廠商得乖乖配合,最知名的例子,莫過於消費性電子大廠蘋果,其訂定了 2030 年要實現碳中和的目標,若配合的供應商無法符合其標準,那麼可能會面臨掉單的窘境。
行政院日前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修正草案,同時建立碳定價機制,預計 2024 年起開徵碳稅費,並送立法院審查,首波針對 287 家每年排碳 2.5 萬噸以上,如鋼鐵、石化、水泥、半導體等排碳大戶開始推行,而這些碳排大戶勢必將積極發展「碳捕捉」技術,順應淨零碳排的全球趨勢。
淨零碳排已成為國際趨勢,面對這波能源轉型浪潮,台灣也在今年 3 月底端出 2050 淨零排放路徑圖。在經濟持續成長、國內外廠商持續投資背景下,台灣電力基礎設施、供電穩定計畫備受矚目。
淨零、減碳成為刻不容緩的議題,歐盟預計 2026 年對進口產品徵碳關稅,台灣最快 2024 年收碳費,隨著碳「金融化」、「商品化」,長期下來將影響一個國家或企業的運作、現金流甚至是國際地位。而零碳時代最常提到的碳稅、碳費到底是什麼?淨零排放和碳中和差在哪?碳抵換原來對氣候變遷作用不大?這 21 大關鍵字帶你一次搞懂。
「淨零排放」、「永續」過往多被視作環保議題與道德行動,然而,隨著越來越多國家宣布其 2050 年的淨零排放路徑,以及像是歐盟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等強制性機制也即將上路。再加上包括 Apple、Google、Meta 等大型企業也紛紛響應,甚至要求供應鏈也必須符合溫室氣體排放規定,意味著以製造出口為大宗的台灣企業,未來將面臨龐大的碳費用。這股淨零趨勢,對企業而言將攸關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