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哈伯太空望遠鏡的接班人,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正在如火如荼進行各種最終試驗。近日,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五層遮陽板在工程師團隊一系列命令之下,139 個致動器、8 個馬達和數千個零組件啟動,順利完成張力展開測試。 繼續閱讀..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超大遮陽板,通過最終展開測試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12 月 21 日 15:09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超大遮陽板,通過最終展開測試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12 月 21 日 15:09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作為哈伯太空望遠鏡的接班人,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正在如火如荼進行各種最終試驗。近日,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五層遮陽板在工程師團隊一系列命令之下,139 個致動器、8 個馬達和數千個零組件啟動,順利完成張力展開測試。 繼續閱讀..
哈伯新照片拍攝附近活躍星雲,揭開恆星失控景象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06 月 20 日 13:41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地球附近有 2 個年輕的行星狀星雲 NGC 6302、NGC 7027,都包含異常龐大的氣體質量,最近哈伯太空望遠鏡剖析了 2 個星雲中心發生的那些瘋狂事,認為內部恆星可能處於失控過程。 繼續閱讀..
宇宙著名氣體塵埃雲「創生之柱」,可能被內部新生恆星摧毀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04 月 13 日 17:33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睽違 25 年,NASA 哈伯太空望遠鏡再度發布了「創生之柱」的最新紅外輻射圖像,揭露該星際氣體塵埃雲內一系列新生恆星。科學家對此表示,隨著新生恆星誕生破壞周圍氣體結構,創生之柱終有一天將被摧毀。 繼續閱讀..
今年將升空的 WFIRST 望遠鏡多強大?單張圖像相當於哈伯望遠鏡的 100 張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01 月 08 日 15:09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自然科學 | edit |
想像一下,太空中有 100 個哈伯望遠鏡組成觀測艦隊,用比現今哈伯太空望遠鏡還要快 1,500 倍的速度掃描天空——這就是單一架大視場紅外巡天望遠鏡(Wide Field Infrared Survey Telescope,WFIRST)的能力,即將在 2020 年中發射升空。 繼續閱讀..
宇宙也過萬聖節,哈伯望遠鏡拍下一張「鬼臉」照片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9 年 10 月 29 日 18:19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為了慶祝萬聖節,哈伯太空望遠鏡發表了一張環星系照片,由兩個大小相當的星系碰撞後形成,只不過人類想像力豐富,會覺得這張照片看起來就像有點令人毛骨悚然的臉。 繼續閱讀..
哈伯望遠鏡發現沒有暗物質的星系確實存在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19 年 10 月 27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暗物質是占宇宙所有物質 85% 的神祕物質,由於只會以重力與周遭物質產生交互作用,被認為與星系的演化息息相關。然而現在有一組天文學家聲稱,他們找到嚴重缺乏暗物質的星系,相關論文 10 月 16 日發表在 arXiv。 繼續閱讀..
同樣年齡的星團,外觀不見得也相同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19 年 09 月 28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星團由數十到上百萬顆不等的恆星組成,恆星彼此間的重力交互作用會讓星團結構隨時間而改變,天文上稱為「動態演化」(dynamical evolution)。 繼續閱讀..
宇宙誕生後 20 億年內,新發現 39 個大質量遠古星系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9 年 08 月 12 日 16:48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過去哈伯太空望遠鏡看不清的早期宇宙世界,被其他天文台撥開了迷霧。日本東京大學團隊最近從早期宇宙找出數十個新的大質量星系,它們在宇宙不到 20 億歲時就成形,打破目前的宇宙演化模型,或許能幫助天文學家找到理論缺失的環節。 繼續閱讀..
大氣層被烤太熱,首發現系外行星「外洩」重金屬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9 年 08 月 02 日 17:59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2 年前,天文學家第一次發現系外行星具有平流層的證據,並且懷疑這顆名為 WASP-121b 的行星之高溫足以蒸發金屬;現在,天文學家證實 WASP-121b 的重金屬果然史無前例地以氣體形式逸散到外太空,而行星本身也被母恆星的強烈引力拉成足球狀。 繼續閱讀..
結合哈伯、史匹哲望遠鏡數據,科學家發現大氣成分更像恆星的行星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9 年 07 月 04 日 18:19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自然科學 | edit |
天文學家至今已找到逾 4,000 顆系外行星,然而我們對它們的大氣成分知之甚少。最近 NASA 團隊結合了兩架太空望遠鏡數據,首次確定一顆系外行星大氣的詳細化學特徵──那是與我們太陽系行星截然不同的新世界。 繼續閱讀..
小星系有大核心,哈伯望遠鏡很愛看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19 年 06 月 23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edit |
哈伯望遠鏡拍攝的星系 ESO 495-21(另有編號為 Henize 2-10),位於南半球天空的羅盤座(Pyxis)方向,距地球約 3,000 萬光年,屬於所謂的星遽增矮星系(dwarf starburst galaxy)。因直徑約 3,000 光年,只有銀河系 3% 大小,卻瘋狂快速地製造新恆星,新恆星誕生率是銀河系 1 千倍以上。天文學家認為它的中心很可能也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這些對一般尺寸星系而言相當平常,但以這個小星系的尺寸來說,這現象就不尋常了。如果能了解原因,或許能增進對星系形成和演化的認知。 繼續閱讀..
大爆炸後不到 10 億年,發現史上最早的星系併合事件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9 年 06 月 20 日 13:39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年代最久遠的星系併合紀錄再刷新!天文學家確認 130 億光年之外出現星系併合事件,換句話說,離大爆炸還不到 10 億年時間。研究人員希望可以藉此了解元素與物質如何在歷史不斷循環累積。 繼續閱讀..
哈伯證實宇宙加速膨脹的結果:宇宙實際年齡可能要減 10 億歲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9 年 05 月 21 日 14:06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航太科技 | edit |
宇宙正在「加速」擴張已是教科書內容,證實此現象的諾貝爾獎得主、天文學家亞當‧黎斯團隊,最近進一步利用哈伯望遠鏡觀測造父變星,發現宇宙膨脹速度比預期數值還要快 9%;換句話說,我們對宇宙高齡 138 億歲的認知可能需要修正:實際上宇宙只有 125~130 億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