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國際太空站

「像回到 30 歲」,才結束 220 天任務 70 歲太空人還想再飛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29 日 15:00 | 分類 尖端科技 , 科技趣聞 , 航太科技

並不是很多人會以穿越大氣層、承受 4.4 倍重力加速度、最後在哈薩克草原把胃都清空的方式慶祝生日,不過,NASA 資深太空人唐納德·佩蒂特(Donald Pettit)正是以這種非凡方式迎接了他的 70 歲生日──搭乘聯盟號太空船返回地球,在 20 日生日當天結束了長達 220 天的太空旅程。 繼續閱讀..

打造宇宙殖民地第一步?鋼彈創新專案感測器成功上太空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25 日 16:00 | 分類 環境科學 , 科技趣聞

萬代南夢宮集團(Bandai Namco)宣布,「Gundam Open Innovation」(GOI)認證專案「TEAM SPACE LIFE」開發的小型自律分散型環境感測器,已於日本時間 4 月 21 日 17 點 15 分,搭載 SpaceX 獵鷹 9 號火箭成功發射升空。這些感測器將由商業運輸飛船運送至國際太空站(ISS),於日本實驗艙「希望號」內進行軌道實證試驗。 繼續閱讀..

天鵝座貨船受損取消發射,NASA 太空站補給更加依賴 SpaceX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27 日 11:00 | 分類 尖端科技 , 航太科技

美國太空總署(NASA)近日證實,原定 6 月執行的 NG-22 天鵝座(Cygnus)貨運任務因太空船在運輸途中嚴重受損而被迫取消。這起意外發生在三週前,保護太空船的運輸貨櫃在運往佛州發射場途中受損,不僅影響太空船本身,連帶貨艙模組也確認受損。 繼續閱讀..

從太空看大氣動態,NASA 公開前所未見的重力波壯觀影像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25 日 16:45 | 分類 低軌衛星 , 尖端科技 , 環境科學

NASA 氣候波實驗(AWE)近日公布了一項重大突破:超過 500 萬張來自國際太空站的重力波影像,為地球大氣與太空天氣之間的關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觀察視角。這些在完成 3,000 次軌道飛行後釋出的數據,正在徹底改變科學家對大氣重力波的理解。 繼續閱讀..

飄浮九個月,太空人身體會發生什麼變化?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20 日 11:00 | 分類 生物科技 , 航太科技

隨著太空探索的進展,科學家們越來越關注太空對人類生理的影響。最近,太空人蘇妮塔·威廉斯(Sunita Williams,首圖左)和巴里·威爾莫(Barry Wilmore,首圖右)在國際太空站(ISS)度過九個月,19 日安全返回地球。這段時間的太空生活使他們的身體經歷顯著變化,雖對太空人來說並不罕見。 繼續閱讀..

科學家於太空微重力狀態下培養幹細胞,盼增強療效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11 月 20 日 8:1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幹細胞具備更新、修復及生成組織的潛能,是再生醫學的核心關鍵。然而其增殖與分化特性深受培養環境影響,因此優化培養條件將大幅提升其醫療應用。最近《微重力》(npj Microgravity)期刊綜述論文,近年國際太空站(ISS)微重力環境培養幹細胞研究獲突破性進展,可能為再生醫學帶來全新契機。 繼續閱讀..

搶奪 NASA 商業太空站計畫大單!新創公司 Vast Space 宣布 Haven-2 替代計畫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10 月 17 日 7:40 | 分類 尖端科技 , 新創 , 航太科技

NASA 需每年耗費 41 美元來營運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ISS),為降低成本,NASA 推出尋求私人公司來建造太空站的「低地球軌道商業發展計畫」(Commercial Low Earth Orbit Development Program)。有鑑於此,新創公司 Vast Space 週日(10/13)發表打造 Haven-2 以做為國際太空站替代方案的計畫,並預計 2025 年 8 月透過 SpaceX 旗下獵鷹 9 號(Falcon 9)火箭發送至軌道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