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與行星磁場的拔河比賽,木星、土星和天王星對太陽活動的反應比科學家預期的還活躍。木星反應更有趣,每月會遭遇數次太陽風猛烈衝擊,壓縮磁層,形成溫度超過 500°C 的巨大高溫區域。 繼續閱讀..
太陽風頻繁擠壓木星磁場,引爆高溫熱浪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14 日 21:56 | 分類 天文 |
太陽風頻繁擠壓木星磁場,引爆高溫熱浪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14 日 21:56 | 分類 天文 | edit |
太陽與行星磁場的拔河比賽,木星、土星和天王星對太陽活動的反應比科學家預期的還活躍。木星反應更有趣,每月會遭遇數次太陽風猛烈衝擊,壓縮磁層,形成溫度超過 500°C 的巨大高溫區域。 繼續閱讀..
沒有全球性岩漿海,朱諾號揭開木衛一火山活動根源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4 年 12 月 20 日 11:51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過去,我們認為木衛一內部可能因潮汐扭曲能量形成一片岩漿淺海,為地表 400 座活火山提供燃料,然而最新分析表明木衛一不存在地下岩漿海,事實上每座火山都擁有自己獨立的岩漿庫。 繼續閱讀..
哈伯近距離觀察,驚喜發現木星大紅斑像果凍抖動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4 年 10 月 19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天文學家觀察木星著名的反氣旋「大紅斑」至少 150 年,其大到足以吞沒地球。不過每當哈伯太空望遠鏡近距離觀察它時,總能發現新驚喜。
解密歐羅巴任務:NASA 耗資數十億太空探索的八個細節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4 年 09 月 25 日 17:00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木衛二快船/歐羅巴快船(Europa Clipper)任務是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第一艘致力研究地球以外海洋世界的航空器,旨在找出冰封的木星衛星歐羅巴是否適合居住。 繼續閱讀..
地質活動極度活躍,朱諾號發現木衛一又長出一座新火山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4 年 09 月 13 日 16:48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木衛一是全太陽系活火山最多的天體,而朱諾號相機 4 月的新影像顯示,木衛一赤道以南區域在前幾年出現一座新火山。 繼續閱讀..
木星的雙胞胎?12 光年外直接成像超冷系外行星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4 年 07 月 29 日 17:04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韋伯太空望遠鏡再度發揮強大能力,直接拍攝了 12 光年外名為 Epsilon Indi Ab 的系外行星,確認它是迄今觀測過最冷的系外行星之一,為天文學家提供難得機會研究類太陽系行星的大氣成分。 繼續閱讀..
木星大紅斑上方大氣結構複雜,可能是重力波機制干擾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4 年 07 月 09 日 16:02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利用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天文學家在木星大紅斑上方大氣發現以前未見過的複雜結構與活動,比如暗弧和亮點。 繼續閱讀..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木星高層大氣有暗物質跡象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4 年 07 月 03 日 12:58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宇宙潛伏著一堆我們找不到的暗物質,科學家一直透過多種方式嘗試探測它們,但也許,暗物質其中一個藏身處就在太陽系內:木星入夜後高層大氣發出的紅外光,可能是大氣分子與暗物質相互作用產生的結果。 繼續閱讀..
科學家在土星觀察到季節性能量失衡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4 年 06 月 27 日 8:20 | 分類 天文 | edit |
科學家發現,有美麗光環的土星竟全球季節性能量不平衡,休士頓大學研究員表示,這是第一次在氣態巨行星觀察到季節性全球能量不平衡,不僅對行星形成和演化有新認識,且還改變行星和大氣科學的思考方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