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木星沒有太多共通點,一個是小而美的岩石行星,另一個則是大而湍急的氣態巨行星。但根據朱諾號數據最新分析,科學家驚訝發現位於木星兩極的神秘巨大氣旋,與地球上號稱太空黑洞的海洋漩渦具有類似驅動機制。 繼續閱讀..
朱諾號解開木星極地氣旋之謎,與地球海洋漩渦具類似機制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2 年 01 月 11 日 16:59 | 分類 天文 |
朱諾號解開木星極地氣旋之謎,與地球海洋漩渦具類似機制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2 年 01 月 11 日 16:59 | 分類 天文 | edit |
地球和木星沒有太多共通點,一個是小而美的岩石行星,另一個則是大而湍急的氣態巨行星。但根據朱諾號數據最新分析,科學家驚訝發現位於木星兩極的神秘巨大氣旋,與地球上號稱太空黑洞的海洋漩渦具有類似驅動機制。 繼續閱讀..
朱諾號「聽到」木衛三的怪異尖叫聲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2 年 01 月 01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木衛三是太陽系最大衛星,2021 年 6 月 7 日朱諾號近距離飛行時,記錄到木衛三磁層產生的電磁波。當這些頻率轉成人耳音頻範圍時,呈現為非常怪異的尖叫。音頻在 2021 年美國地球物理年會亮相。
天文學家發現,年輕超級木星周圍可能有形成衛星的圓盤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1 年 11 月 14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荷蘭萊頓大學領導的國際天文學家團隊,使用中紅外波長直接成像觀測一顆年輕的超級木星周圍塵埃盤,但因質量不確定,可能是巨行星或棕矮星,從圓盤輻射推測衛星可能已形成。研究結果發表於《The Astronomical Journal》期刊。 繼續閱讀..
朱諾號拍攝,首次看到木衛二的北極樣貌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1 年 11 月 02 日 8:30 | 分類 天文 | edit |
我們終於知道木衛二(Europa)北極長什麼樣子了。 繼續閱讀..
朱諾號新數據繪製 3D 木星大氣層,大紅斑深度達 500 公里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10 月 31 日 9:24 | 分類 天文 | edit |
幾個世紀以來,木星以著名的大紅斑風暴吸引了無數目光,天文學家正努力了解這個比地球還要大數倍的風暴成因,已前往木星軌道深耕 5 年的朱諾號探測器更幫忙拍下無數影像。最近天文學家根據朱諾號帶回的新數據,繪製出第一張、迄今最完整的木星大氣層 3D 圖片。 繼續閱讀..
太陽系原行星盤有缺口,劃分太陽系行星組成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10 月 19 日 12:39 | 分類 手機 | edit |
在我們的太陽形成後,行星也開始從太陽周遭原行星盤中誕生,根據麻省理工學院團隊一項新分析表明,大約 45.67 億年前,原行星盤內存在一個神祕缺口,靠近今天小行星帶位置,很可能是氣態巨行星木星出現並將氣體塵埃推向外圍的象徵。 繼續閱讀..
十多年觀測數據揭露,哈伯太空望遠鏡發現木星大紅斑的風正在加速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1 年 10 月 01 日 8:30 | 分類 天文 | edit |
大紅斑是木星大氣持久的大型反氣旋,就像地球颱風,但規模大得多。沒有人知道大紅斑何時出現在木星,但從四個世紀前人們開始用望遠鏡觀察木星以來,它就在那裡。
探索蘊藏太陽系原始物質的特洛伊小行星,露西號探測器下個月將升空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09 月 30 日 15:37 | 分類 天文 | edit |
在木星圍繞著太陽公轉的軌道上,有群被稱為特洛伊群小行星的天體跟著木星一起圍繞太陽運行,身上背負著太陽系遙遠過去的祕密。NASA 已確定派出露西(Lucy Mission)太空探測器,預計美東時間 10 月 16 日凌晨 5 時 34 分自卡納維拉角太空軍基地升空,將首度前往探索其中 7 顆特洛伊群小行星。 繼續閱讀..
業餘天文學家可能發現木星赤道區的新撞擊閃光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1 年 09 月 22 日 7:45 | 分類 天文 | edit |
巴西業餘天文學家 José Luis Pereira 於 13 日世界時 22 時 39 分左右,發現木星可能遭到新撞擊。雖然當時天氣不佳,但他懷疑看到一些東西,隨即用 DeTeCt 軟體搜尋可能的閃光,結果他看到的很可能是撞擊事件。DeTeCt 軟體是撞擊閃光檢測工具,可分析木星和土星影像以搜尋小天體撞擊引起的潛在閃光,並分析估計撞擊頻率。 繼續閱讀..
行星之王木星 20 日進入「衝」位置,將成夜空中最亮的星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08 月 19 日 18:22 | 分類 天文 | edit |
年度天文盛會「木星衝」將在 20 日登場,當木星抵達「衝」的位置,便是架起望遠鏡觀測木星及表面大紅斑風暴的理想時間,備受觀星者喜愛。20 日傍晚起民眾整夜都可見夜空中明亮的木星,而只要拿起普通的雙筒望遠鏡,就能觀察到木星身邊最大的 4 顆衛星,其中一顆甚至比水星還要大。 繼續閱讀..
木星高層大氣為何那麼熱?新研究首證實極光加熱機制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08 月 09 日 15:28 | 分類 天文 | edit |
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試圖弄清木星明明離太陽那麼遠、為何高層大氣溫度卻能一反預期的達到 1,000K 高溫。根據 NASA 與 JAXA 合作的最新研究,原因可能與木星極光加熱整個木星有關。 繼續閱讀..
太陽系內最大衛星,木衛三首度檢測到水蒸氣證據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07 月 27 日 13:59 | 分類 天文 | edit |
作為太陽系內最大衛星,木衛三被科學家推測其地下 160 公里可能藏有液態海洋,而最近 NASA 查看哈伯太空望遠鏡數據,首度發現這顆衛星稀薄大氣中存在水蒸氣的證據。 繼續閱讀..
木星 X 射線極光像脈搏週期性爆發,困擾 40 年之謎解開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07 月 11 日 12:59 | 分類 天文 | edit |
木星與地球這 2 顆太陽系行星的大小、型態皆相當懸殊,但都會產生極光,不同之處在於木星還會週期性爆發 X 射線耀斑,過去科學家不懂這種發生在黑洞或中子星的現象為何也出現在木星上。 繼續閱讀..
睽違 20 年,朱諾號即將從最近距離觀察太陽系最大衛星木衛三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06 月 07 日 16:23 | 分類 天文 | edit |
木衛三是太陽系最大的衛星,也是太陽系內唯一 1 顆已知擁有磁圈的衛星,但人造探測器上次拜訪它已是 20 年的事。現在,於 2016 年進入木星極軌道的朱諾號即將再次訪問這顆星球,預計美東時間 6 月 7 日下午 1 時 35 分從距木衛三地表僅 1,038 公里的高度飛越,新拍攝的照片將可與 20 年前伽利略號、40 年前航海家號的舊照片進行比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