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嚴重 80 倍,縱使開始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進行能源轉型,但排放量仍會持續增加。最近美國科學家得出一個潛在解方,捕捉甲烷等碳氫化合物後,在用光催化劑即可轉換成頗具經濟效益的純碳跟綠色氫氣。
乾淨純碳與綠色氫氣來源,甲烷分解效率、商業價值大增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9 月 04 日 14:00 | 分類 太陽能 , 環境科學 , 能源科技 |
乾淨純碳與綠色氫氣來源,甲烷分解效率、商業價值大增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9 月 04 日 14:00 | 分類 太陽能 , 環境科學 , 能源科技 | edit |
甲烷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嚴重 80 倍,縱使開始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進行能源轉型,但排放量仍會持續增加。最近美國科學家得出一個潛在解方,捕捉甲烷等碳氫化合物後,在用光催化劑即可轉換成頗具經濟效益的純碳跟綠色氫氣。
為土衛六泰坦建立新沉積循環模型,景觀像極地球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2 年 04 月 26 日 16:27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edit |
從太空看下去,充滿河流、湖泊、海洋的土衛六泰坦像極了地球──雖然這些景觀由和地球完全不同的材料組成,比如河流與湖泊由液態甲烷組成,而沙丘則由氮氣風吹拂堆積而成。最近,天文學家試著建立新的全球沉積循環模型,以解釋為何那些脆弱有機物能在土衛六上形成顆粒。 繼續閱讀..
全太陽系第三例,天文學家發現土衛六泰坦也有沙塵暴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8 年 09 月 26 日 12:18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航太科技 | edit |
來自卡西尼號的數據顯示,土衛六泰坦將是太陽系中除了地球與火星外,第三個也具有沙塵暴的星球。 繼續閱讀..
讓二氧化碳高效率回收轉換,可靠這種新開發的銅電催化劑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7 年 09 月 22 日 9:15 | 分類 太陽能 , 奈米 , 尖端科技 | edit |
化學家們認為二氧化碳最理想的回收轉換方式,莫過於借助太陽能源電解,再加上適當的電催化劑來進一步降低能量耗費。這年頭,用催化劑來將二氧化碳轉化成多碳產品的手法已經很普遍了,不過美國國家實驗室這一次成功開發出的新型電催化劑,不只可以回收二氧化碳並直接轉換出乙醇、乙烯,還能提高整體轉化效率,雖然是假的人工光合作用,但終究是贏過天然植物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