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宇宙搜索 3 年,韋伯太空望遠鏡首次透過直接成像方法發現一顆「全新」系外行星 TWA-7b! 繼續閱讀..
韋伯望遠鏡首以「直接成像」方法,發現質量超低的全新系外行星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26 日 12:15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韋伯望遠鏡首以「直接成像」方法,發現質量超低的全新系外行星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26 日 12:15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投入宇宙搜索 3 年,韋伯太空望遠鏡首次透過直接成像方法發現一顆「全新」系外行星 TWA-7b! 繼續閱讀..
過去 5,600 萬年內,近距離路過太陽系的恆星並未改變地球氣候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19 日 16:07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edit |
當太陽在銀河系內高速移動,無可避免會與其他天體軌道交錯,比如約 7 萬年前,蕭茲星系統就曾穿越太陽系外圍歐特雲,距離太陽不到 1 光年。如此近距離路過我們的恆星,是否曾擾亂地球軌道並引發劇烈氣候變化?一篇新研究指出,不會。 繼續閱讀..
銀河系與仙女座星系碰撞的不確定性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07 日 21:29 | 分類 天文 | edit |
早在 1912 年,天文學家就意識到仙女座星系(當時認為是星雲)與銀河系,兩邊以秒速約 110 公里靠近。一世紀後,天文學家用哈伯太空望遠鏡測量仙女座星系側向運動,發現微不足道,以至於最終與銀河系迎面相撞幾乎是必然,兩個星系會在約 45 億年後激烈碰撞,最終合併成一龐大星系。 繼續閱讀..
發現銀河系新類型奇怪天體,以較長週期同時排放 X 射線、無線電波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02 日 12:18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散布在銀河系各處的怪異天體面紗掀不完。最近一項觀測於銀河系新發現每 44 分鐘產生一次 X 射線與無線電波脈衝的奇異天體,專家仍在解謎其真實身分,可能是超強磁星或者具不尋常特性的白矮星,也可能代表一種全新類型恆星或系統存在。 繼續閱讀..
揭開銀河系中心分子區的 3D 結構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24 日 21:59 | 分類 天文 | edit |
距離地球 26,000 光年的銀河系中心有個活躍的區域:中心分子區(Central Molecular Zone,CMZ),蘊藏著恆星如何誕生、能量如何在銀河系傳遞,甚至可能含暗物質細節的線索。然而,要分析這個區域挑戰性極高,因無法從上方俯瞰銀河系。
發現銀河系奇特恆星大家族,所有恆星都急著逃離出生地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06 日 13:54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銀河系恆星本質上由許多同胞生家庭組成,相似恆星會在大致相同的時間與區域成群形成,隨著時間流逝才逐漸偏離出生地並散布至銀河系各處。較小的恆星家庭成員可能完全失散,但較大的恆星家族動作相似,傾向長時間一起旅行。 繼續閱讀..
顛覆認知!宇宙大霹靂後 10 億年即出現成熟螺旋星系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26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現今研究普遍認為,銀河系是螺旋或棒旋星系。然像銀河系的漩渦狀星系是什麼時候形成?瑞士日內瓦大學各學術單位組成的團隊用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影像,分析並發現已知最古老螺旋星系。
並非誕生自超新星爆炸,來路不明的磁星穿梭於銀河系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16 日 12:57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一顆名為 SGR 0501+4516 的磁星正在銀河系內遨遊,但它的起源似乎不如預測誕生於超新星爆炸,或許能提供快速電波爆發事件新線索。 繼續閱讀..
單方面打壓!發現小麥哲倫雲正被隔壁大麥哲倫雲引力撕裂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15 日 16:13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從地球南半球夜空可明顯看見一對天體,即銀河系 2 個衛星星系──大麥哲倫雲與小麥哲倫雲。令人驚訝的是,天文學家發現小麥哲倫雲正被體型更大的大麥哲倫雲引力撕裂。 繼續閱讀..
距離僅 150 光年的死星系統,注定數十億年後爆炸為特殊超新星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09 日 12:39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白矮星是大多數恆星演化的最終型態,偶爾我們會發現 2 顆白矮星彼此緊密圍繞的聯星系統。根據調查,一對距離地球約 150 光年的雙白矮星系統,似乎已注定在 23 億年後爆炸為 Ia 型超新星(Type Ia supernova)。 繼續閱讀..
星系的旋轉隱含宇宙奧祕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30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想像一下,你站在地面仰望夜空,宇宙螺旋星系就像一片片旋轉風車。但如果告訴你,星系旋轉方向可能不是隨機,是暗示宇宙本身可能在旋轉,你相信嗎?這正是最近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最新觀測結果揭示的驚人現象。 繼續閱讀..
地球史上兩次物種大滅絕,可能與附近超新星爆炸息息相關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21 日 12:21 | 分類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edit |
地球歷史存在「五大」大規模滅絕事件,但觸發條件尚不清楚,最近新研究指出,太陽系附近爆炸恆星引起的暴力超新星事件,可能與地球至少 2 次大規模滅絕事件有關。 繼續閱讀..
天文學家的髒窗戶:銀河系塵埃的 3D 地圖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20 日 22:18 | 分類 天文 | edit |
當觀測遙遠天體,必須考慮「星際紅化」與「星際消光」兩個現象。
2 小時重複一次,破解銀河系常態電波脈衝來源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13 日 15:25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銀河系另一端,有個未知物體每隔 2 小時左右就發出一道無線電波脈衝,這個謎題已困擾專家多年。現在,一個天文團隊首度確定此訊號從未見過的源頭,來自一顆白矮星與一顆紅矮星組成的聯星系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