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太空垃圾與日俱增,國際太空站(ISS)不時機動調整軌道以閃避太空垃圾撞擊已成常規操作,但近日,一艘抵達中國天宮太空站的太空船躲閃失敗,疑遭微小太空碎片擊中,原計搭乘該航班返回地球的 3 名太空人將繼續滯留太空。 繼續閱讀..
才剛吃完燒烤大餐交接,中國太空船疑遭碎片擊中,3 太空人返程延期 |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08 日 8:48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才剛吃完燒烤大餐交接,中國太空船疑遭碎片擊中,3 太空人返程延期 |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08 日 8:48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隨著太空垃圾與日俱增,國際太空站(ISS)不時機動調整軌道以閃避太空垃圾撞擊已成常規操作,但近日,一艘抵達中國天宮太空站的太空船躲閃失敗,疑遭微小太空碎片擊中,原計搭乘該航班返回地球的 3 名太空人將繼續滯留太空。 繼續閱讀..
阿提米絲二號倒數計時!NASA 公布 50 年來首次載人繞月任務最新進展,2026 年 2 月升空 |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19 日 12:30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正全力準備在 50 年來首次將太空人送往月球,計劃於 2026 年 2 月至 4 月間發射的阿提米絲二號(Artemis II)任務將使用新一代的太空發射系統(SLS)火箭和獵戶座太空船(Orion)。雖然這次任務的四名太空人不會登陸月球,但他們將在距離月球約 4,000 英里(約 6,440 公里)的地方飛行,然後繞月而返,整個任務預計將持續約 10 天。 繼續閱讀..
來自宇宙的洞見:透析太空、人工智慧與人類潛力的未來 |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17 日 8:2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人力資源 , 天文 | edit |
在太空探索的前沿,太空人及太空產業領袖馬什伯恩(Thomas Henry “Tom" Marshburn)分享了商業太空飛行、人工智慧(AI)及新醫療方法如何改變商業、領導力及生活的未來。
不是電影!日本與德國 AI 機器人完成太空站首次「任務接力」 |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08 月 06 日 12:4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尖端科技 , 機器人 | edit |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與德國航空航天中心(DLR)最近在國際太空站(ISS)成功進行了一項名為「ICHIBAN」(日語「第一」之意)的創新實驗,這是兩個獨立開發的機器人首次合作進行尋找與拍攝任務。
月球土壤的「魔法」,結合光熱策略可產水造氧 |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28 日 14:45 | 分類 尖端科技 , 生物科技 | edit |
義大利「月米計畫」開發 10 公分超矮稻,月球基地可自給自足? |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18 日 14:45 | 分類 航太科技 , 農業科技 | edit |
進入太空探索未來,科學家也努力解決太空人登上月球基地生活的食物問題。最近義大利太空總署與多所大學合作,啟動「月米計畫」(Moon-Rice project)研究,旨在培育名為「超矮稻」的稻米品種,僅高 10 公分,專為月球殖民地和長期太空任務設計。
從地表飛向星辰,這五款蘋果產品曾登陸外太空 |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06 日 12:30 | 分類 3C , Apple , 尖端科技 | edit |
在太空探索的歷史中,蘋果產品的身影不斷出現,從 iPad 到 Apple Watch,這些科技產品不僅在地球上受到喜愛,也在太空任務中發揮重要作用。本文整理五款曾經飛往太空的蘋果產品。 繼續閱讀..
飄浮九個月,太空人身體會發生什麼變化? |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20 日 11:00 | 分類 生物科技 , 航太科技 | edi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