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低速接駁車!紐約首個自動駕駛服務開門迎客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9 年 08 月 16 日 8:15 | 分類 交通運輸 , 自駕車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又是低速接駁車!紐約首個自動駕駛服務開門迎客


生活在世界第一大都市,見多識廣的紐約人眼裡也有新鮮事,那就是穿街過巷的自駕車。由於保守法律制定者的「阻撓」,從前紐約一直是自動駕駛的「禁地」。不過,鐵板一塊的紐約出現轉機。

美國時間 8 月 7 日,紐約首個自駕接駁車服務終於在布魯克林區上線了。

負責自駕接駁車服務營運的是 Optimus Ride(脫胎於麻省理工),參與服務的車隊共有 6 輛電動接駁車。

不過還是有限制,第一階段 6 輛車的活動範圍只能在「布魯克林海軍船塢」的封閉工業區執行,這區域面積有 300 英畝。

(Source:Optimus Ride

與最近幾年實施的接駁車服務類似,Optimus Ride 選擇的車型也是低速車型,且路線非常單一:乘客只能乘坐接駁車在海軍船塢進入點和紐約東河輪渡碼頭之間來回,整條路線全長才 1.1 英里。好在,服務營運時間夠長,平日早上 7 點到晚上 10 點半都有車。

依舊無法突破的是,Optimus Ride 接駁車還是配有安全駕駛員,且是一台車兩位:一位坐在駕駛座負責車輛安全,另一位則用筆電監控感測器。據悉,最終全自動駕駛上路後,Optimus Ride 波士頓總部還會有員工遠端監督車輛,一旦有緊急情況就會發令干預。

即使這是試水溫計畫,如果在紐約成功,去哪都沒問題,Optimus Ride 的目標非常遠大。

「宏觀來看,紐約的自動駕駛將成為燈塔」,CEO Ryan Chin 說。

Chin 確實為自家專案選了最好的舞台。為什麼這麼說?

除了紐約世界之都的地位,海軍船塢也為 Optimus Ride 增色不少。最近幾年,二戰時成長的兵工廠聚集區誕生了多間科創中心,海軍船塢就在進行高科技改造,這裡不但多了數百名工人,還新建數萬平方英尺的辦公室與輕工廠。眼下,整個海軍船塢吸納了 1 萬多個職位,管理者更意圖將這些數字在短期內翻倍。

除了科創中心屬性,海軍船塢還有一大優勢──這片區域是私人土地。意味著 Optimus Ride 不但可避開混亂的人流,同時還不需紐約車管所批准(2017 年時紐約州通過法案,要求公用道路的自動駕駛示範和測試都需要獲得車管所批准)。

一直以來,紐約都不是自動駕駛測試的福地。進軍紐約前,Optimus Ride 已於波士頓、加州和北維吉尼亞部署自駕接駁車。除此之外,也就奧迪和凱迪拉克展示,奧迪 2017 年 6 月的展示只跑了 6 英里(拿到紐約車管所批文),凱迪拉克倒是派一輛車從紐約總部一路「手放開」到了紐澤西。

紐約一直與自動駕駛無緣,主要得歸咎於政府的各種嚴格要求,比如車輛要測試就得有警察全程護送,上路花費測試公司負責。2017 年,通用曾宣布在下曼哈頓區搞測試計畫,但無疾而終,通用甚至連解釋都沒給一個。

一直以來,紐約州政府都選擇無視自動駕駛,因為更關心城市的地鐵系統。這樣的背景下,也沒有哪家公司願意向紐約伸出橄欖枝了,敞開懷抱的加州和亞利桑那成了落腳地。

Optimus Ride 也算是「曲線救國」,雖然算進了紐約,但暫時無法離開海軍船塢。在 Chin 看來這也沒什麼,因為主要目標是透過實地部署以改善技術,同時打消大眾對自駕車的疑慮。

「在我看來,一段時間後我們就能增加路況複雜程度並走出地理圍欄」,Chin 說,「不過,這個目標近期恐怕達成不了,因為難度可不低」。

▲ Optimus Ride 的 CEO Ryan Chin。

按照計畫,Chin 預計 2020 年才能將兩位安全駕駛員請下車。對 Optimus Ride 來說,這野心可不小,畢竟即使是全球最先進的自駕車,也只敢在高度可控的環境下做到全自動。短時間內,大多數公司都不會讓安全駕駛員離開,因為擔不起行人或乘客有傷亡的責任。

海軍船塢主席兼 CEO David Ehrenberg 和 Chin 一樣有信心,他表示自己有耐心等。「我相信不久現在我們站的位置雖然感覺不到勝券在握,但也非大勢已去,不可挽回。」Ehrenberg 說。

投入營運的 Optimus Ride 接駁車採用純電驅動,全車搭載 3 台光學雷達(2 顆在前,1 顆在後)、8 顆鏡頭。車內裝滿足了簡單的舒適性要求,並沒有觸控螢幕這些進階規格。簡單來說,這車實用到了極點,跟全地形車和機動雪橇的外部造型類似。也別太意外,畢竟代工的就是 Polaris,主業就是生產全地形車和機動雪橇。

從海軍船塢到輪渡碼頭路程並不遠,筆者也試乘了一趟,那感覺與高度可控環境下執行的自駕測試車差別不大。整個行程車輛時速 15 英里左右,看到行人減速停車、保持目前車道和無保護左轉不在話下。當然,對目前自駕車來說,這只能算日常作業。

未來,這種小範圍商業化部署會逐漸增多,特別是砸大錢的各家公司都急著看見成果。Optimus Ride 的對手也不少,比如加州和佛羅里達專門服務退休社區的 Voyage 及之前蘋果收購的 Drive.ai。這些公司有個共同點,即低速自動駕駛+高度可控環境+即時監控的營運團隊。

隨著商業化落地加速,這些低速小型化電動自駕車會在全球各地嶄露頭角。業內專家將它們視為當下自動駕駛技術的最佳切入點,但監管者更傾向讓這些車輛遠離人口密集的核心區域。

即使這樣生意也不好做。被蘋果收購前,Drive.ai 業務就陷入困境,而法國自動駕駛接駁車製造商 Navya 最近也宣布結束製造業務,要透過軟體授權過活。

現在 Optimus Ride 並不指望靠海軍船塢的服務賺錢,畢竟 A 輪融資拿到 1,800 萬美元,而 B 輪融資也在進行。因此,海軍船塢的服務完全免費,不過 David Ehrenberg 會給一定「補償」,只是這個價碼雙方不願對外透露。Chin 表示,自己更專注於如何打磨現有技術,只有這樣未來才能抓住真正的賺錢機會。

「這可不是什麼一本萬利的好生意,做自動駕駛太難了」,Chin 說,「想達成真正的全自動駕駛可不是做車那麼簡單,你得先從宏觀角度想清楚到底如何把自駕車做好」。

(本文由 雷鋒網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Optimus R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