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好不叫座?為什麼台灣吸引不到香港人才?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9 年 10 月 21 日 8:30 | 分類 人力資源 , 職場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叫好不叫座?為什麼台灣吸引不到香港人才?


港人移民必備的「良民證」申請,過去 4 個月多達 1.2 萬多宗,較去年同期激增近 5 成。據香港民意研究所調查,港民對台灣政府的好感度近年有持續上升趨勢。移民講座更場場爆滿,台灣相關主題的活動,更是從 1 個月 2 場增加到 8 場。

然而,根據台灣內政部移民署統計,近 4 年來,港民居留台灣人口平均約 4,000 人,定居約 1,000 人,總計移居來台人士數量十分穩定,儘管用百分比來看,今年前 8 個月來台定居人士較同期增長 26%,但實則不過增加 157 人。

 

▲示威者拒絕暴政, 訴求「這一代人, 要讓香港,成為香港人的香港」。(Source:達志影像)

根據統計,香港中產階級移民仍首選加拿大、美國、澳洲和英國,資金較少的才選擇台灣或馬來西亞。但台北到香港才 1 個多小時的飛行距離,消費指數也相對較低,總體而言,台灣與葡萄牙、愛爾蘭,是港人詢問度較高的 3 大熱門移居地。

香港本地有移民公司稱,諮詢移居意願「爆炸性增長」,真正施行移民計畫者也較 2014 年雨傘運動時增加 1 倍,有小孩的家庭更傾向諮詢當天就簽約,但不少人對移居台灣卻只停留在諮詢。

痛點 1:薪資水準普遍偏低

「人才不安全感很高,想往外移、很想逃。」一名科技金融領域的人力仲介公司主管說,最近接觸的很多這樣的香港高階人才。這名主管表示,她自 2012 年開始就接觸不少企業需要金融衍生商品交易員,但始終沒有談下任何一位港人,就算只計算香港本地一流畢業生人才的薪水,年薪至少也要給出 270 萬台幣,「光這樣就很難。」

畢竟開放港澳人士居留的 16 個種類條件中,無論是學術、科學、金融等專業技術能力,只要是高階主管,在任何一個國家其實都屬高薪人士。這位人力仲介公司主管指出,台灣的薪水結構和企業文化都影響港人來台意願,加上嫁接香港國際環境的在台外商選擇性少,更降低吸引力。

▲ 台灣民眾強力聲援「退無可退」的香港。

痛點 2:稅制不利吸引高階人才

另外,稅制也是關鍵。以高薪香港居民為例,若年薪新台幣約 600 萬元,已婚育有 1 子,孩子 12 歲,父母年滿 70 歲並同住,由該居民所撫養。在台灣應稅額度約新台幣 107 萬元,但在香港應稅額僅新台幣 47 萬元多。最大差異在於台灣最高稅率為 40%,但香港最高超額累進稅率僅 17%,可謂收入愈高,繳稅差額愈大。

外籍、外僑人士在台工作,若按在台居住未滿 183 天,扣繳 20%,居住超過 183 天以上,則視為本國人。台灣個人所得是以家庭為單位,採綜合所得結算申報制。依照級距計算,年薪只要 450 萬元以上都以 40% 課稅。金融人士指出,通常公司會將日期鎖定在 183 天內,避用本國人納稅標準。

香港則以應納所得額為計稅依據,薪俸採用 15% 的標準或 2%~17%,實行 4 級超額累進稅率。比起台灣稅制,在港扣稅省很多。

為提高港人專業人士來台就業意願,財政部訂定《外籍專業人士租稅優惠之適用範圍》,依規定,公司所支付本人及眷屬的來回旅費、返港度假旅費等,均不計入為收入課稅。這算是小小的優惠,但整體稅制誘因仍不足以吸引港人來台工作。

痛點 3:工作前景不如新加坡

香港反送中運動前,香港青年因憂慮「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產生的負面影響,有調查顯示,港青認為能在創新科技、金融業和專業服務這 3 項上占優勢,較願意離港從事相關工作,但港人認為,新加坡比台灣更有機會取代香港。

東吳大學講座教授顏慶章呼籲,「台灣要成為亞太金融重鎮,配備條件很高,現在調整為時已晚」,鼓勵放寬投資移民,吸納港資、人才,有助於未來國家發展。移民署也曾在 2014 年放寬在台就學生畢業留台定居規定,但港生在台就學人數近年未見提升,教育部國際司與海外聯招會皆認為,在港本地升學和赴大陸進修的優惠措施增加,已對台產生排擠效應。

實際上,2 年前台灣就被英國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預測為 2021 年全球最缺人才區域,台灣本地人才流失始終也是問題。從這次港人未立刻付諸實際行動移居台灣,再次凸顯台灣從薪資到稅制的結構性問題,值得台灣政府思考。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