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FinFET 到 GAA,晶片上電晶密度的極限?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5 月 23 日 9:00 | 分類 半導體 , 晶片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從 FinFET 到 GAA,晶片上電晶密度的極限?


傳統半導體尺寸的微縮,使得電晶體的閘極長度 (gate length) 也逐漸縮小。為了評估半導體晶片製作技術,傳統上常使用電晶體的閘極線寬作為指標,因為閘極線寬越小,代表電晶體越小,相同尺寸的晶片就能容納更多的電晶體,進而意味著功能越多、效能越好。(本文出自國立臺灣大學電子工程學研究所劉致為特聘/講座教授以及其研究團隊,經科技新報編修為上下兩篇,此篇為上篇。)

▲ 本文出自國立臺灣大學電子工程學研究所劉致為特聘/講座教授及其研究團隊

閘極長度和技術節點的數值並非一致,在 22 奈米技術節點之後,閘極長度通常會大於技術節點的數值(圖一)。而電晶體尺寸的進一步縮小已逐漸接近物理極限,傳統的微縮方式亦是如此,依循摩爾定律的尺寸微縮已難以提供效能的增長。

製程技術節點的名稱概念

自 Intel 22 奈米技術節點和台積電 16 奈米技術節點開始,胡正明院士團隊提出的鰭式電晶體(FinFET) 開始被業界採用,三維電晶體也成為現今先進半導體的主流結構。

現今製程技術節點的名稱概念上通常是前一代製程尺寸再乘上 0.7,代表理想上電晶體所占面積減半,在相同大小的晶片上,電晶體密度將提高一倍。目前新聞中經常出現的製程尺寸,如 5 奈米或 3 奈米,即可表示技術節點的進步和電晶體密度提升的指標,而非代表閘極線寬。電晶體尺寸以 CPP (Contact Poly Pitch) 代表,CPP 是 gate length、2 spacer (2LSP) 和 S/D 長度 (LCON) 的總和(圖二) [1]。各公司的製程名稱也不再是以閘極線作為基礎,使用閘極線寬已不足以反映現今製程技術現況。現今製程命名已考量了多種因素 (Performance, Power, Area, PPA) ,以更準確地描述製程技術的進展。

▲ 圖一:電晶體技術節點 (Technology Node) 與閘極長度 (Gate Length) 之關係圖。

 

▲ 圖二:電晶體 CPP  (Contact Poly Pitch) 示意圖[1]。

工作電壓的微縮趨勢

除了增加電晶體的驅動電流以提升晶片運算效能之外,降低晶片的耗能 (power consumption) 也是非常重要的目標,降低晶片的耗能有助行動裝置提升續航力,降低晶片工作電壓 (VDD) 是一種有效的方式,可降低電晶體運作所產生的能耗。當電晶體運作時而產生的動態功率 (dynamic power, CVDD2f) 能夠讓工作電壓的微縮降低消耗;而電晶體處於非工作狀態下產生的電流則稱為漏電流 (IOFF) ,由漏電流所造成的靜態功率 (static power, VDDIOFF) 同樣能夠因工作電壓減少而降低消耗。隨著技術節點的發展,晶片工作電壓必然微縮 (圖三)。

推進工作電壓微縮的重要性

在傳統的微縮方式後,工作電壓的微縮已經趨近平緩,甚至停留在 0.75V。為追求更低的功耗,採用新技術持續工作電壓的微縮更是當務之急,從電流公式 可以看出,在固定的 ION ­下,若 變大,可由高載子遷移率通道 (high mobility channels, )、高介電係數閘極介電層 (high-κ gate dielectric, )、高層數堆疊通道 (highly stacked channels, ) 所達成,則 overdrive voltage 變小,即 VDD­ 可有效微縮,使得電晶體功耗變小 (CVDD2f, C 是電容、f 是頻率),當然最好降低 VDD 的方法是進一步減少 subthroshold slope,但是非常困難。另外固定的 ION­ 下,若電流開關比 (ION/IOFF ratio) 變大,可由極薄通道 (ultrathin body) 所達成,即 IOFF 變小,使得靜態功率(VDDIOFF) 變小。

▲ 圖三:工作電壓 (VDD)、閘極長度 (Lg) 與技術節點 (Technology Node) 之關係圖。

閘極環繞式堆疊奈米片 (GAA stacked nanosheets)

從 2 奈米技術節點開始,電晶體之架構已從鰭式電晶體轉變為閘極環繞式堆疊奈米片 (GAA stacked nanosheets),閘極環繞式電晶體具有比鰭式電晶體更好的閘極控制能力,能有效增加通道的控制能力與維持短通道效應的抑制。根據 IMEC 的元件藍圖(圖四) [2],閘極環繞式電晶體將會持續使用四個技術節點 (N2、A14、A10、A7),並於 A5 技術節點開始採用互補式堆疊電晶體 (CFET),透過電晶體的垂直堆疊,達到尺寸微縮的主要目的,持續推進摩爾定律,在 A2 技術節點將原子級通道 (atomic channel) 整合入互補式堆疊電晶體。

為了使堆疊奈米片能夠持續使用,本研究團隊著重研究整合新技術的進階版——堆疊奈米片(nanosheet extensions),包含:高載子遷移率之通道、高層數堆疊通道、高介電係數閘極介電層。台積電於 2019 IEDM 中展示了高遷移率通道之鰭式電晶體並用在 5 奈米技術節點[3],其通道材料為矽鍺 (SiGe) [4],與矽通道元件相比,相同漏電流下可提供更高的電晶體驅動電流。在堆疊通道方面,Intel 20A 技術節點採用四層堆疊通道的 nanoribbons (通道形狀與 nanosheets 相似) [5],台積電在 2021 ISSCC 展示三層堆疊通道的 nanosheets 作為 2 奈米技術節點之電晶體結構[6],CEA-Leti 在 2020 VLSI 展示七層堆疊矽通道 nanosheets [7]。本研究團隊於 2021 VLSI 展示八層堆疊 Ge0.75Si0.25 nanosheets 與七層堆疊 Ge0.95Si­0.05 nanowires [8],獲選2021 VLSI Highlight Paper,並獲國際頂尖期刊 Nature Electronics Research Highlight 報導[9]。

▲ 圖四:IMEC 的電晶體結構藍圖[2]。

多層數鍺矽/鍺磊晶層的創新成果

為了使相同佔地面積 (footprint) 下提供更大的電晶體驅動電流,本研究團隊持續增加通道堆疊數目,透過優化多層數鍺矽/鍺磊晶層 (epilayers) 與合適之蝕刻選擇比等向性濕式蝕刻 (wet etching) 製程,成功製備出十六層堆疊 Ge0.95Si¬0.05 nanowires (圖五左),電晶體擁有紀錄之驅動電流 (在 VOV=VDS=0.5V 時達到 9400μA/μm per footprint)。為了進一步提升電晶體效能,利用兩步驟之濕式蝕刻製程,成功製備無寄生通道 (parasitic channel) 之十二層堆疊Ge0.95Si¬0.05 nanowires (圖五右),其電晶體有效降低次臨界擺幅 (SS) 與漏電流,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期刊 Nature/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10]。目前臺大乃是除了業界外,長期能研發多層堆疊通道電晶體的大學,也成為學界與業界接軌的重要橋梁。

▲ 圖五:本研究團隊發表之(左)十六層堆疊 Ge95Si­0.05 nanowires。(右)無寄生通道之十二層堆疊 Ge0.95Si­0.05 nanowires [10]。

延伸閱讀:

References:
[1] Jin Cai, “CMOS Device Technology For the Next Decade,” IEEE Symposia on VLSI Technology and Circuits (VLSI), SC1-1, 2021.
[2] “20-year semiconductor roadmap” [Online] https://www.imec-int.com/en/articles/20-year-roadmap-tearing-down-walls
[3] G. Yeap et al., “5nm CMOS Production Technology Platform featuring full-fledged EUV, and High Mobility Channel FinFETs with densest 0.021μm2 SRAM cells for Mobile SoC and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Applications,” IEEE International Electron Devices Meeting (IEDM), pp. 879-882, 2019.
[4] Y. -J. Mii, “Semiconductor Innovations, from Device to System," 2022 IEEE Symposium on VLSI Technology and Circuits (VLSI Technology and Circuits), 2022, pp. 276-281.
[5] “Intel Accelerated” [Online] https://download.intel.com/newsroom/2021/client-computing/Intel-Accelerated-2021-presentation.pdf
[6] Mark Liu, “Unleashing the Future of Innovation,” 2021 IEEE 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 (ISSCC), Plenary Session 1.1, 2021.
[7] S. Barraud et al., “7-Levels-Stacked Nanosheet GAA Transistors for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IEEE Symposia on VLSI Technology and Circuits (VLSI), TC1.2, 2020.
[8] Y.-C. Liu et al., “First Highly Stacked Ge0.95Si0.05 nGAAFETs with Record ION = 110 μA (4100 μA/μm) at VOV=VDS=0.5V and High Gm,max = 340 μS (13000 μS/μm) at VDS=0.5V by Wet Etching,” IEEE Symposia on VLSI Technology and Circuits (VLSI), T15-2, 2021.
[9] S. Thomas, “Germanium nanowire transistors stack up,” Nature Electronics, Vol. 4, July 2021, 452.
[10] Y.-R. Chen et al., “Fabric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highly stacked GeSi nanowire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2, 77, 2023.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資料來源:本篇文章由國立臺灣大學電子工程學研究所劉致為特聘/講座教授提供,科技新報修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