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谷翔平創造 1,300 億日圓經濟奇蹟,日本三本柱引爆跨太平洋商機 作者 財訊|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08 日 9:00 | 分類 旅遊 , 網路 , 財經 | edit 洛杉磯道奇隊以 10 年 7 億美元簽下大谷翔平,現在從大家搶當贊助商和粉絲狂熱的程度來看,這筆金額一點也不貴。事實證明,日本企業只要能和大谷或道奇合作,就能創下銷售佳績。 繼續閱讀..
三越伊勢丹降低持股,經營權展開角力賽,新光三越副董之爭,揭新光吳家茶壺風暴 作者 財訊|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02 日 9:00 | 分類 公司治理 , 財經 | edit 新光三越百貨近來積極重整旗鼓,但吳家內部的紛爭也未停歇;從 7 月董事改選與 9 月副董之爭,一場權力與傳承的拉鋸戰正在上演中。 繼續閱讀..
歐洲半導體夢醒時分!安世半導體風暴引爆供應鏈重組,台灣成熟製程受惠 作者 財訊|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01 日 9:00 | 分類 半導體 , 國際貿易 , 晶片 | edit 歐洲原本寄望靠歐洲設計加高階製造,結合中國的封裝和測試,能維持歐洲維持原有的製造基礎。但當中國力拚車用晶片自製,加上美國在科技上對中國極限施壓。歐洲公司的選邊時刻已經到來。 繼續閱讀..
傳奇操盤手 13 年賺 777 倍!彼得林區老實說:投資人常常忽略的最大風險 作者 財訊|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6 日 9:00 | 分類 理財 , 證券 , 財經 | edit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人稱華爾街「傳奇操盤手」的投資大師彼得林區(Peter Lynch),過去擔任富達麥哲倫基金經理人期間,讓旗下管理資產從 1,800 萬美元,一路擴增至 140 億美元,13 年成長了 777 倍,創下令人難以望其項背的紀錄。 繼續閱讀..
中國傾銷壓頂,台灣酯粒廠有規模卻難獲利,力麗止血停產瓶用酯粒,誰是下一家? 作者 財訊|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5 日 9:00 | 分類 中國觀察 , 公司治理 , 材料、設備 | edit 10 月 1 日,老牌紡織廠力麗發重訊,宣布停產瓶用酯粒,以及減產聚酯粒六成,合計影響近 30 萬噸年產能,約當是前八月營收的 15.27%。這項「止血」行動,不只是公司自救,更點燃台灣紡織上游產業的警訊。 繼續閱讀..
可變光圈、AI Zoom 成亮點,大立光擘劃中長期技術藍圖 作者 財訊|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19 日 8:00 | 分類 財報 , 財經 , 鏡頭 | edit 全球手機鏡頭龍頭大立光 9 日召開第三季線上法人說明會,由董事長林恩平揭櫫未來展望。本季法說焦點集中四大主軸:匯率回貶推升獲利、Bypass(繞過)結構壓抑毛利、AI Zoom 與可變光圈成為亮點,以及新廠動態透露產能升級布局。 繼續閱讀..
OpenAI 成大買家!DDR4、DDR5、NAND Flash 和 HDD 同步缺貨,威剛董座直呼很頭痛 作者 財訊|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18 日 8: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OpenAI , 半導體 | edit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記憶體產業掀起前所未見的缺貨潮,讓記憶體模組廠威剛董事長陳立白直呼,這次從來沒有過的經驗,威剛 4 大產品線包括 DDR4、DDR5、NAND Flash 以及 HDD(硬碟)首度全都面臨缺貨,雖然手上還有百億元的庫存,但進入 10 月之後只能踩煞車惜售,這一波缺貨到很頭痛,因為搶貨的對手不是同行,都是實力雄厚的 CSP 業者,連 OpenAI 也變成了大買家。 繼續閱讀..
少子化危機下的台灣,半導體要靠「外國人+機器人」續命? 作者 財訊|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12 日 9:00 | 分類 人力資源 , 半導體 , 科技政策 | edit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截至 2024 年,台灣新生兒數量已連續 9 年呈現負成長,少子女化使人才培育面臨「供給不足」困境。對此,Google 台灣前董事總經理、Appier 獨立董事簡立峰 9 月 25 日表示,當每年出生人口只剩十幾萬,台灣的半導體產業要維持世界第一,有其難度,未來要靠兩種人救台灣,「一是外國人,一是機器人」。 繼續閱讀..
歐美法規鬆綁改寫規則,成本降低、速度加快,生物相似藥開新局,重塑生技業版圖 作者 財訊|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11 日 9:00 | 分類 生物科技 , 科技政策 , 財經 | edit 《財訊》報導,9 月 24 日台康生技公告,默默在生技圈掀起波瀾;猶如冰山一角,水面下潛伏的,將掀起全球藥界前所未有的商機與競爭。 繼續閱讀..
空有硬體實力?台灣機器人產業卡關,找不到「殺手級應用」 作者 財訊|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05 日 9:00 | 分類 人力資源 , 機器人 , 軟體、系統 | edit 人型機器人發展備受期待,認為是「實體人工智慧(AI)」的實體呈現。台灣能在人型機器人供應鏈扮演什麼角色,是產業界和投資人高度矚目的議題;但即使台灣擁有良好的硬體製造基礎,想搶進人型機器人市場,某些技術缺口仍待補強。 繼續閱讀..
AI 只是開胃菜,矽光子技術瞄準三大未來戰場:光通訊、生醫、自駕車 作者 財訊|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04 日 9:00 | 分類 半導體 , 網通設備 , 醫療科技 | edit 矽光子技術是近期的熱門話題之一,由於光的傳輸效率比電更高,因此被視為未來人工智慧(AI)運算,不可或缺的一環。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專家認為,現階段,除了 AI 和高效能運算(HPC)之外,接下來,矽光子可望落地至更多應用領域,包括網路通訊、生醫感測、自動駕駛,都是備受關注的焦點。 繼續閱讀..
沒有 LINE Pay 一卡通如何應戰?500 萬活躍用戶情歸何處? 作者 財訊|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28 日 9:00 | 分類 支付方案 , 第三方支付 , 行動支付 | edit 《財訊》報導,一卡通與 LINE Pay 在 2026 年將分手,不僅攸關超過 500 萬活躍用戶去向,少了社群平台加持後,一卡通又要如何找到電子支付戰場的生存之道? 繼續閱讀..
波克夏清倉比亞迪背後,中國電動車內捲與貿易戰夾擊 作者 財訊|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27 日 9:00 | 分類 財經 , 電動車 | edit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股神」巴菲特旗下波克夏·海瑟威的子公司財報顯示,今年第一季,已將原本持有的比亞迪股份全數清倉,且此事也獲得波克夏發言體系證實。 繼續閱讀..
小標籤大市場:韋僑科技靠 RFID 技術,從危機逆轉成全球巨頭夥伴 作者 財訊|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21 日 11:00 | 分類 光電科技 , 公司治理 , 財經 | edit 當一件跨國貨物,貼上最新 RFID(無線射頻辨識)半主動型標籤,會產生變化? 繼續閱讀..
中國電動車內捲慘烈!比亞迪市值蒸發 450 億美元,轉戰歐洲逆襲特斯拉 作者 財訊|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20 日 11:00 | 分類 中國觀察 , 汽車科技 , 電動車 | edit 中國電動車產業大打價格戰,削價競爭使「內捲」情況日益嚴峻,衝擊投資人信心,指標業者比亞迪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價格,累計已較四個月前創下的歷史高點,下挫逾 30%,市值蒸發 450 億美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