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通常被聯想為冷寂漆黑的空間,但根據最新測量結果,宇宙並不如想像「恆冷」,約 70 億年前,宇宙平均溫度比現在高 2 倍,同步證實大爆炸理論基本預測之一:宇宙隨著膨脹而冷卻。 繼續閱讀..
                            宇宙 70 億年前比現在熱 2 倍,新分析證實大爆炸理論預測 |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04 日 12:33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宇宙 70 億年前比現在熱 2 倍,新分析證實大爆炸理論預測 |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04 日 12:33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edit | 
宇宙通常被聯想為冷寂漆黑的空間,但根據最新測量結果,宇宙並不如想像「恆冷」,約 70 億年前,宇宙平均溫度比現在高 2 倍,同步證實大爆炸理論基本預測之一:宇宙隨著膨脹而冷卻。 繼續閱讀..
                            小星系大發現:在 Segue 1 星系發現黑洞 |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03 日 22:10 | 分類 天文 | edit | 
Segue 1 小而不起眼,是銀河系隔壁的矮星系,僅含少數恆星,少到無法提供防止自身外散到太空的重力。與其他矮星系一樣,咸認為暗物質重力是主要束縛力。 繼續閱讀..
                            我們活在真實世界,數學定理證明當前宇宙非電腦模擬 |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03 日 17:29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edit | 
人類探不到邊際、還隱藏許多奧秘的當前宇宙,是否只是某些先進文明的電腦模擬?從科學、科技到大眾文化,宇宙模擬論一直備受關注,近期一篇嚴謹論文透過數學和物理推導論證,首次明確駁斥宇宙作為模擬世界可能性,強調無論先進文明的電腦多麼強大,都無法重現宇宙基本運作方式。 繼續閱讀..
                            不必遠征星系!解開暗能量之謎的線索,NASA 科學家稱可能就藏在太陽系 |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03 日 10:30 | 分類 天文 | edit | 
在最新的研究中,NASA 的物理學家斯拉瓦·圖雷謝夫(Slava Turyshev)提出一種新方法,旨在解決宇宙學中長期存在的難題──暗能量和暗物質的觀測問題。這項研究的核心在於如何在我們的太陽系內進行暗能量理論的測試,進而將宇宙規模的物理學與本地觀測相連接。 繼續閱讀..
                            太陽死亡後太陽系不會消失?發現仍在吞噬行星殘骸的白矮星 |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02 日 22:49 | 分類 天文 | edit | 
天文學家發現一個距地球約 145 光年的罕見古老白矮星 LSPM J0207+3331,持續吞噬行星系統的殘骸。這顆白矮星是目前觀測到氫豐白矮星中最古老、碎屑盤金屬含量可能最高系統之一(氫豐白矮星是指大氣層主要由氫構成),顯示原行星系統在恆星死亡數十億年後仍未完全靜止。這項發現挑戰我們對恆星殘骸演化的理解,也讓天文學家重新思考太陽系未來的命運。 繼續閱讀..
                            解開海洋系外行星異常潮濕之謎,內部化學反應自產大量水 |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31 日 13:25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edit | 
水世界可能比想像更常見,且能在意想不到之處形成!近年天文學家發現某些超級地球擁有異常潮濕大氣,甚至全表面覆蓋超深液態海洋,無法由彗星或小行星「運送」水源解釋,但新實驗證據顛覆傳統行星水來源理論,表明某些行星在形成早期階段,水只是氫大氣層與岩石核心化學作用的「天然副產品」。 繼續閱讀..
                            破曉號正式結束任務,金星失去最後一艘運作中探測器 |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30 日 12:51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航太科技 | edit | 
金星再次歸於寂靜。2010 年發射升空、曾於太空迷航但最終重新進入金星軌道的傳奇探測器破曉號,日前正式謝幕,這顆與地球最相似卻走上截然不同命運的行星,再度進入「無人守望」探測空窗期。 繼續閱讀..
                            大麥哲倫星雲首探測到五種複雜有機分子,暗示宇宙各處都有生命基石 |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9 日 17:14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edit | 
生命如何在地球上誕生?該問題核心在於構成生命的基本有機分子從何而來。長期以來,科學家認為這些分子合成於早期太陽系的冰冷塵埃盤,後再經彗星、小行星「快遞」到年輕地球。 繼續閱讀..
                            宇宙級併吞事業,新重力波事件揭示黑洞經歷二次合併 |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9 日 12:49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2024 年底,LIGO-Virgo-KAGRA 合作計畫探測到 2 場重力波事件,皆由雙黑洞碰撞並融合成新生黑洞。然而分析結果驚訝發現,這些互相碰撞的黑洞也曾是其他黑洞融合後產物,如今它們遇上其他黑洞對象,再次碰撞並融合成另一個新黑洞。 繼續閱讀..
                            被太陽強光隱藏的近地小行星,其實離地球非常近 |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8 日 21:49 | 分類 天文 | edit | 
太陽系早期充斥碰撞與衝擊事件,數百萬個岩石天體混亂飛馳,不斷相撞形成連鎖反應,許多最終成為類地行星的一部分。如今殘存岩石多半聚集在主小行星帶。 繼續閱讀..
                            舊理論假設錯誤,科學家破解太陽日冕雨之謎 |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8 日 13:10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edit | 
熾熱的太陽表面,一種奇特現象長期困擾天文學家:被加熱到數百萬度的超高溫氣體冷卻、凝結並像雨滴一樣重新落回太陽表面,稱為「日冕雨」,背後物理機制一直是個謎,直到最近,夏威夷大學團隊終於破解日冕雨謎團。 繼續閱讀..
                            沒有木星就沒有地球?解密太陽系形成的關鍵時刻 |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7 日 12:15 | 分類 天文 | edit | 
                            地球軌道快變垃圾場?ESA 最新指數揭露驚人太空污染危機 |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6 日 22:46 | 分類 天文 | edit | 
地球軌道的壅塞與污染問題正迅速惡化。我們需要一種方法來量化人類活動對未來軌道環境的影響。為此歐洲太空總署(ESA)在其年度《太空環境報告》中新增了一項關鍵指標:太空環境健康指數(Space Environment Health Index),以單一數值呈現地球太空環境隨時間變化的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