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天文

我們活在真實世界,數學定理證明當前宇宙非電腦模擬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03 日 17:29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人類探不到邊際、還隱藏許多奧秘的當前宇宙,是否只是某些先進文明的電腦模擬?從科學、科技到大眾文化,宇宙模擬論一直備受關注,近期一篇嚴謹論文透過數學和物理推導論證,首次明確駁斥宇宙作為模擬世界可能性,強調無論先進文明的電腦多麼強大,都無法重現宇宙基本運作方式。 繼續閱讀..

不必遠征星系!解開暗能量之謎的線索,NASA 科學家稱可能就藏在太陽系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03 日 10:30 | 分類 天文

在最新的研究中,NASA 的物理學家斯拉瓦·圖雷謝夫(Slava Turyshev)提出一種新方法,旨在解決宇宙學中長期存在的難題──暗能量和暗物質的觀測問題。這項研究的核心在於如何在我們的太陽系內進行暗能量理論的測試,進而將宇宙規模的物理學與本地觀測相連接。 繼續閱讀..

太陽死亡後太陽系不會消失?發現仍在吞噬行星殘骸的白矮星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02 日 22:49 | 分類 天文

天文學家發現一個距地球約 145 光年的罕見古老白矮星 LSPM J0207+3331,持續吞噬行星系統的殘骸。這顆白矮星是目前觀測到氫豐白矮星中最古老、碎屑盤金屬含量可能最高系統之一(氫豐白矮星是指大氣層主要由氫構成),顯示原行星系統在恆星死亡數十億年後仍未完全靜止。這項發現挑戰我們對恆星殘骸演化的理解,也讓天文學家重新思考太陽系未來的命運。 繼續閱讀..

解開海洋系外行星異常潮濕之謎,內部化學反應自產大量水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31 日 13:25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水世界可能比想像更常見,且能在意想不到之處形成!近年天文學家發現某些超級地球擁有異常潮濕大氣,甚至全表面覆蓋超深液態海洋,無法由彗星或小行星「運送」水源解釋,但新實驗證據顛覆傳統行星水來源理論,表明某些行星在形成早期階段,水只是氫大氣層與岩石核心化學作用的「天然副產品」。 繼續閱讀..

宇宙級併吞事業,新重力波事件揭示黑洞經歷二次合併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9 日 12:49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2024 年底,LIGO-Virgo-KAGRA 合作計畫探測到 2 場重力波事件,皆由雙黑洞碰撞並融合成新生黑洞。然而分析結果驚訝發現,這些互相碰撞的黑洞也曾是其他黑洞融合後產物,如今它們遇上其他黑洞對象,再次碰撞並融合成另一個新黑洞。 繼續閱讀..

緊密雙星系統發現三顆類地行星,還與地球大小相似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7 日 21:59 | 分類 天文

國際研究團隊近日揭示,距離地球約 190 光年的雙星系統 TOI-2267,發現三顆地球大小行星。論文發表於《天文與天文物理學期刊》(Astronomy & Astrophysics),為理解行星在雙星環境形成與穩定性的全新觀點。這類環境長期被認為不利複雜行星系統發展。 繼續閱讀..

沒有木星就沒有地球?解密太陽系形成的關鍵時刻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7 日 12:15 | 分類 天文

根據最新發表於《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等期刊的研究,木星在內太陽系結構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在地球及其他類地行星的形成條件塑造上。研究顯示,太陽系形成後約 180 萬年內,木星迅速增長其核心質量,這個過程透過其強大引力,干擾了內太陽系氣體與塵埃的分布,阻止固體物質向太陽過快螺旋運動,為類地行星的胚胎聚集提供穩定條件。 繼續閱讀..

地球軌道快變垃圾場?ESA 最新指數揭露驚人太空污染危機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6 日 22:46 | 分類 天文

地球軌道的壅塞與污染問題正迅速惡化。我們需要一種方法來量化人類活動對未來軌道環境的影響。為此歐洲太空總署(ESA)在其年度《太空環境報告》中新增了一項關鍵指標:太空環境健康指數(Space Environment Health Index),以單一數值呈現地球太空環境隨時間變化的狀態。

繼續閱讀..

日全食會重設鳥類生理時鐘,出現清晨鳴叫行為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5 日 22:08 | 分類 天文 , 生物科技 , 自然科學

2024 年 4 月 8 日,日全食在北美鳥類春季繁殖季前夕擾亂牠們的晝夜週期。印第安納大學鳥類學家彙整逾萬筆社區觀察紀錄,並用人工智慧分析近十萬筆鳥鳴聲,發現僅短短數分鐘的午後意外黑暗,竟大幅影響鳥類行為,超過半數野生鳥類物種改變生物週期,許多鳥類日食結束後竟發出黎明合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