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蘋果公司與內蒙古烏蘭察布市人民政府在呼和浩特簽署了「iCloud 中國北方資料中心項目合作協定」。根據協定,蘋果將在烏蘭察布建設 iCloud 北方資料中心,並註冊實體公司負責這項目的建設和營運。
據了解,這是蘋果繼 2017 年 7 月宣布,將與雲上貴州大資料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簡稱「雲上貴州」)合作在貴州省建設中國第一個資料中心後,即將落地的第二個資料中心。
今年初,蘋果已通知中國用戶,「自 2018 年 2 月 28 日起,中國用戶 iCloud 將由中國網路服務公司雲上貴州營運」。這也意味著,中國蘋果用戶的 iCloud 資料將從今年 3 月起全部遷至國內。
1 月 10 日,蘋果正式宣布從 2018 年 2 月 28 日起,中國 iCloud 服務將轉由雲上貴州公司負責。
屆時,雲上貴州公司將擁有與 iCloud 中國用戶的法律和財務關係,使用這些服務及透過 iCloud 儲存的所有資料(包括照片、影片、文件和複本等)都將受到新 iCloud(由雲上貴州營運)條款與條件的約束。
蘋果對媒體稱,此舉將有助繼續提升 iCloud 服務的速度與可靠性,並遵守中國法規。有關用戶對這次變化帶來的隱私關切,「Apple 擁有強大的資料隱私和安全保護機制,並且不會在我們的任何系統建立後門。」
以下整理了蘋果願意花 10 億美元在貴州建設資料中心的原因:
在官方聲明裡,蘋果首先談到的是改善 iCloud 用戶體驗──透過儲存在區域資料中心,iCloud 服務速度和可靠性均會提高。之前蘋果一直利用海外(主要是美國)資料中心為中國 iCloud 用戶服務,區域用戶存取 iCloud 檔案時遇到逾時、進度緩慢也多與此有關。資料中心落戶貴州後,服務會更穩定,對 iPhone、iPad、Mac 用戶來說,有這點體驗最佳化改善就夠了。
其次,2016 年 11 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 24 次會議經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宣布 2017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規定中國境內經營的國外公司有新規定──為保障網路安全,維護網路空間主權和國家安全、社會公用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必須將個人資訊和重要資料儲存在中國伺服器,且要求雲服務的營運方必須為區域企業。
多位業界人士表示,此項法規為蘋果 iCloud 落戶貴州的主要背景原因。在此之前,據了解,富士康、中國行動、聯通、電信、思科、華為、阿里巴巴等企業都在貴州設立資料中心。
目前烏蘭察布是中國最適合設立資料中心的區域。近年靠著區位、交通、電力、氣候等優勢,烏蘭察布市政府已將雲端計算、大資料當成大力引進和重點支援的戰略性產業,並致力打造「草原矽谷」品牌形象。
烏蘭察布位於國際公認發展雲端計算產業的「黃金緯度」,能為資料中心提供充足的電力。透過此次與烏蘭察布簽約,蘋果即將在中國形成「南貴北烏」兩資料中心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