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進駐對手三星的智慧電視,蘋果漸打開封閉的大門了?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9 年 01 月 08 日 11:00 | 分類 Apple , Samsung , 軟體、系統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服務進駐對手三星的智慧電視,蘋果漸打開封閉的大門了?


剛剛經歷過黑暗時刻的蘋果,馬上就對外表現出一種求變的開放姿態。

與三星電子達成合作關係

2019 年 1 月 6 日,三星電子宣布,將在 2019 年推出的智慧電視型號中添加對蘋果的 iTunes Movies & TV Shows 和 Apple Airplay 2 無線傳輸協議的支援;同時,2018 年的三星智慧電視型號也將透過韌體更新增加對前述項目的支援。

這是蘋果 iTunes Movies & TV Show 的服務首次出現在非蘋果硬體產品中,之前,iTunes Movies & TV Show App 是 Apple TV 專屬。

而根據雙方合作協議,三星在 100 多個國家或地區的智慧電視將獨家擁有這一服務,同時,超過 190 多個國家或地區的三星電視將支援 Airplay 2。透過這個合作,三星相關用戶將能夠在自家的電視上直接觀看來自 iTunes Library 的影片和節目,並能夠透過 iTunes Store 來購買和租賃新作品。另外,iTunes Movies & TV Show App 將能夠與三星電視操作系統中的服務──比如說 Bixby 語音搜尋助理──進行無縫銜接。

可見,透過與三星在 iTune Movies & TV Show 方面的合作,蘋果已經做出初步的開放姿態,儘管這種開放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完全是出於自我業務擴展的目的,不過對於一直追求軟硬體一體化的蘋果來說,也實屬難得。

蘋果公司負責網路軟體和服務的高級副總裁 Eddy Cue 表示:

透過三星智慧電視,我們期待把 iTunes 和 Airplay 2 的體驗帶給全世界的更多用戶,而 iPhone、iPad、Mac 用戶也因此擁有另外一種欣賞其所喜愛的內容的方式──在家裡最大的螢幕上。

值得一提的是,三星電子在官方新聞中掩藏不住與蘋果達成合作的興奮,而蘋果則保持了一貫高冷的態度,其官網的 Newsroom 頁面也沒有關於這個合作的任何動靜。

蘋果在內容服務業務方面的發力

蘋果與三星之間的這個合作,雖然沒有先例,但卻並不出人意料;之前,為了推進 Apple Music 業務的發展,蘋果就已經面向 Android 平台推出了 Apple Music App。這說明,蘋果已經轉換了思路,不再把所有的蘋果服務(對於 Apple Music 而言,音樂服務是核心,App 只是一個外衣)局限於自己的硬軟體生態中,而是對一些重要的服務擴展向其他平台,進而使其到達更多的消費者並帶來更大的營收。

實際上,經歷了數年的發展,蘋果已經打造出了一個龐大的內容服務生態;而以內容的分類而言,蘋果已經以各種方式涉足了影片、新聞、音樂、電子圖書等多個領域。2015 年推出的 Apple News 用來分發新聞;而由收購 Beats 而來的 Apple Music 發展到今天,已經獲得數千萬付費訂閱用戶和諸多試用用戶,僅次於 Spotify;電子書則有 iBooks。

2018 年 3 月,蘋果還宣布收購了一項雜誌訂閱服務 Texture。Texture 在產品形態上是一款 App,擁有 iOS(覆蓋 iPhone 和 iPad)、Android 和 Windows 版本,用戶能夠以每個月 9.99 美元的價格, 閱讀 Texture 中提供的 200 多種世界知名雜誌的電子版,包括 People、Time、FastCompany、Billboard、Forbes、Reader’s Digest 等;此外,為了吸引讀者訂閱,Texture 還提供了 7 天的試用期。

某種意義上,Texture 正好比是雜誌版的 Apple Music。

在 Movies & TV Show 層面,蘋果不僅購買了大量的作品版權,也已經像 Netflix、亞馬遜那樣開始生產自製內容和節目,以此來加快服務業務的成長。蘋果高級副總裁 Eddy Cue 在一次採訪中表示,蘋果一直在為原創影片內容團隊物色合適的帶頭人,一找就是兩年。而 Sony 的前高層 Zack Van Amburg 和 Jamie Erlicht 加入蘋果之後,蘋果的原創影片內容團隊在一年裡增至 40 人左右,同時,蘋果已經拿下十多部劇集,很多都是由知名導演和演員參與執導和製作的。

對此,Cue 表示,「我們在做大筆投資,錢不是問題」。

當然,除了聘請優秀的製作人之外,蘋果也為這些內容提出了明確的規定,要求這些內容必須是明星主演、擁有廣泛吸引力的高品質節目,但是不希望節目中無端地出現性、污言穢語或者暴力內容──簡單來說,蘋果蘋果製作的所有節目都不能玷污乾淨的公司品牌形象,因為擔心消費者以此來抵制其他蘋果產品,比如說 iPhone。為此,蘋果甚至不惜大幅度延遲已經製作好的首批劇本類電視劇的上線。

而關於蘋果為何不利用手頭的充裕現金來收購 Disney 或者 Netflix 這樣的影片公司這個問題,Eddy Cue 顯然有自己的看法。他引用加拿大著名冰球運動員 Wayne Gretzky 的一句名言:

你必須滑向冰球要去的地方,而不是去它所在之處。

類似的開放動作只會越來越多

蘋果在服務業務方面的大量布局,其實已經有所回報。2018 財年 Q1,蘋果服務業務的營收占比為 8% 左右,到了 2018 財年 Q4 這個占比已經達到 15.87%,幾乎翻了一倍,可以說已經非常不錯了。

與此同時,蘋果對服務營收的重視也體現在財報結構的變化中。

在 2018 財年 Q4 的電話會議中,蘋果 CFO Luca Maestri 表示,基於來自蘋果服務收入的重要性在不斷增加,未來蘋果財報將會在產品和服務板塊同時報告總營收和銷售成本──同時,來自 Maps、Siri、iCloud 等的收入,之前是被計算到產品收入中,未來這部分的收入將被計算到服務收入中。

這樣的財報結構更加清晰,也更能反映蘋果對服務收入的重視。但是 Luca Maestri 宣布的另外一個消息是,蘋果將不會再在財報收入中公布 iPhone、iPad 和 Mac 的銷量數據──還是讓蘋果股價一度跌落了 7%,並導致蘋果市值一度跌至低於 1 兆美元。而我們也從對蘋果 2018 Q4 財報的解讀中得出結論:

雖然 iPhone 帶來的營收還在不斷增加,但這幾乎完全是 iPhone 平均售價增長的結果;而在銷量層面,iPhone 已經實現了對全球諸多目標用戶群體的初步覆蓋,幾乎無力實現銷量的繼續大服務增長。

顯然,在這一大背景下,庫克在 2019 年 1 月 2 日發布的公開信,大大地加重了對投資者的恐懼,股價大幅下跌了近 10%;後來雖然有小幅度回升,但截至目前,蘋果不再是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依然排名第四。

當然,市值跌落對蘋果自身業務的影響其實並不大,但顯然它讓一切更清晰:iPhone(以及 Mac 和 iPad)等日趨飽和的硬體業務,已經不足以支撐蘋果的長遠未來,從這個層面來說,大幅度加碼正在快速成長中的服務業務,應該是蘋果的必然選擇。

從這個角度來看,選擇與三星電子合作,顯然只是蘋果對服務業務投入的其中一步。可以想見的是,隨著對服務業務的持續加碼,蘋果身上類似的開放動作只會越來越多,這無論是對蘋果還是對行業而言,都應該是一件好事。

(本文由 雷鋒網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科技新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