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普放寬華為禁令,允許不涉及國安的非敏感美國商品和技術,可以繼續出貨給華為。
儘管如此,據傳華為仍加緊腳步另尋供貨來源,希望能把美企排除在供應鏈之外。
日經新聞報導,消息人士透露,就算川普取消出口禁令,華為仍要盡速達成自給自足的目標。據悉華為要求旗下採購團隊尋找美國以外的新供應商,並全力發展晶片等科技,以取代美國供給。
週末華為創辦人任正非接受加拿大《環球郵報》(Globe and Mail)訪問表示,華為增聘 6 千人,員工人數增至 19.4 萬人,以應付美國的出口禁令。華為員工平台上傳的訪談顯示,任正非說,美國制裁不是華為的死亡威脅,但是必須思考有多少技術漏洞,可能有上千個漏洞,每一個都需要許多人修補。如果電路板有個小零件不見,或許得重新設計整個電路板,這需要大量人力。
台灣經濟研究院資深科技分析師 Chiu Shih-fang 說,川普言論給予華為喘息空間,華為將繼續尋找方式擺脫美國供應商。
CNBC 報導,MSA Capital 執行董事 Ben Harburg 說,(中國)投入大量資本和人力,希望能夠自立,並打造出不依賴美國晶片和操作系統的平行科技生態體系。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