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產線轉移潮,達明機器人助攻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9 年 09 月 30 日 7:30 | 分類 機器人 , 自動化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中國生產線轉移潮,達明機器人助攻


在今年美中貿易戰白熱化之際,廣達集團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將銷往美國的產線從中國移至台灣,這幕後的大功臣就是旗下廣明光電的機器人子公司──達明機器人。

早在 4 年前,達明機器人推出的協作型機器手臂,就曾讓瑞士機器人大廠 ABB 高層大為驚豔。這個來自台灣、規模不大的協作型機器手臂後進者,正在蠶食過去由外商把持的協作型機器手臂市占。2018 年,達明機器人就已擠下 FANUC(發那科),在全球協作型機器手臂市占排名第 2,僅次於龍頭 Universal Robots(優傲科技)。如今,達明機器人所生產的協作型機器手臂,連自家集團都愛用,還成為這次美中貿易戰火下,協助母集團快速調整產線的要角。

泰國廠的生力軍  機器手臂提高自動化產能

「廣達產線從中國移往台灣,很迅速,不到一個月,效率比同業都快。」達明機器人營運長黃識忠(見首圖)接受《財訊》專訪時透露,在自動化產線方面,達明機器人提供很多協助。

不僅是廣達集團,達明機器人的母公司廣明光電,也為避免美國對中國製造產品課高關稅,於 2018 年初在泰國承租廠房,並規劃為工業 4.0 工廠,已於 2018 年下半年啟動量產。現在泰國廠自動化產線已部署超過 30 支的機器手臂,今年又將增資 5 億元泰銖,要用於提高泰國廠量產傳統硬碟的產能。

「泰國廠之後還有一些(添購達明機器人生產的機器手臂)規畫」,黃識忠透露,泰國廠還會添購機器手臂,運用在自動取放、貼標、光學檢測等,約一年可回收成本。

無論是廣達集團或廣明光電,在美中貿易戰裡的產線調整都少不了達明機器人這個關鍵後盾。畢竟無論要轉移產線至台灣或東南亞,都已不可避免會面臨缺工、工資上漲的課題,因此工業 4.0 已是大勢所趨,達明機器人所生產的協作型機器手臂,未來重要性與需求都會逐步升高。

然而,過去國際機器人大廠生產的協作型機器人程式偏於複雜且封閉,價格又昂貴,導致中小企業想要採用也望而卻步。相對而言,達明機器人的程式簡單且開放,可以讓機器手臂容易落地、上手。

「我相信你們來學,不用一天就可以操作機器手臂了!」黃識忠很肯定地對著《財訊》採訪團隊說,因為達明機器人針對智慧工廠與工業 4.0 所開發的 TM Manager 軟體,可以很容易地整合機器手臂與製程設備,不再一定需要專業的技術背景工程師,而是一般的產線人員透過學習即可輕鬆操作。

「達明機器人最大的優勢就是程式撰寫型態為物件導向,不懂程式的人也能快速入手」,專業電子零組件製造商百容電子課長張景絜指出。軸承專業製造廠東培工業課長陳嘉進也提到,達明機器人的程式編輯的確較他牌容易。

手臂上面有鏡頭  搭配人工智慧為產品把關

更特別的是,達明機器人所生產的協作型機器手臂,都搭載了「眼睛(視覺鏡頭)」,可以讓協作型機器手臂更聰明,也會變得更簡單操作,例如當機器手臂的「眼睛」看到異狀時,會自動控制速度。另外,為實現產線資料蒐集,廣明泰國廠也加入 AOI(自動光學辨識系統)搭配人工智慧技術,協助機器手臂在視覺上去做分析,進一步把關與提升產線製造出來的產品品質。

張景絜就提及,過去每次產線調整,都讓寫陣列校對機械手臂座標的工程師崩潰,但是達明機器人 AOI 加上人工智慧的技術,可以快速定位座標,不用再耗費大量時間微調程式。

事實上,不光是為因應美中貿易戰,廣達集團在自動化產線導入達明機器人所生產的廣明光電,早在 2016 年初,廣達集團旗下的自動化產線就已陸續採用。如今,廣達集團在中國上海、江蘇常熟、重慶等產線,都一定看得到達明機器人所生產的機器手臂。不僅是廣達集團,達明機器人的母公司廣明光電,上海廠也都已導入達明機器人生產的機器手臂。現階段,廣明上海廠已導入約 30 多支機器手臂,預計至年底會導入約 100 支。

在美中貿易戰的催化下,將更凸顯達明機器人在母集團產線調度的關鍵角色,也將為達明機器人帶來一筆可觀進帳。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