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明確的國家計畫、一場真實的寧靜革命……一支風機翻轉台灣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0 年 05 月 03 日 12:00 | 分類 人力資源 , 能源科技 , 風力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一個明確的國家計畫、一場真實的寧靜革命……一支風機翻轉台灣

彰化縣福興鄉老人會館中,數十位鄉親正在專心聆聽,由丹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彰化推動辦公室祕書長戴瑞文介紹離岸風電產業是怎麼回事。研究離岸風電地方和社會溝通問題的台大人類學系副教授呂欣怡,多年來一直在場參與記錄民眾們對說明會的反應。

場景:彰化沿海鄉鎮說明會不斷

她說,早在 2014 年,開始有廠商規劃在苗栗興建第一座示範風場案時,當地的里長等地方領袖收到召開說明會的公文,還完全不知道離岸風電是什麼。爭取信任從了解開始,於是開發商深入當地,和大家搏感情,類似福興鄉的這種說明會,幾年來在台灣已經舉辦了數十場。尤其是風場位置最密集的彰化縣沿海 6 鄉鎮,開發商甚至到學校辦工作坊,教小朋友從遊戲中了解再生能源。

CIP 工作人員回憶,2018 年剛開始辦說明會時,會遇到民眾的質疑、甚至抗爭,但是透過向學者諮詢當地居民的需求和習慣,例如簡報要更淺顯易懂,講「能源自主」不如談「改善空污」,說明會上的氣氛已經轉趨融洽。

漁民一開始對離岸風電的接受度也不高,認為漁場將因此限縮。但開發商說明離岸風電海上作業時,漁船其實可以轉型為簡易的警戒船協助巡邏,吸引漁民開始參與。CIP 台灣區開發長許乃文回憶,一開始漁民還打算用小筏出海當警戒船,但經過和彰化漁會合作的輔導後,漁民已經知道用適合的船型備齊必要的設施,經過檢驗,在夏季風場建設和維運工期就能當警戒船;冬季捕烏魚的旺季則因東北季風強勁,風場無法施工,船期也不會衝突。

資金:中信銀主辦 900 億融資到位

這只是離岸風電這個新興項目,逐漸在台深化的其中一個場景。除了沿海居民,CIP 3 月初宣布,彰芳和西島離岸風場專案融資近新台幣 900 億元正式到位,由 25 家國內外金融機構聯貸,國內金融機構融資占比甚至超過 3 成,而且首次由本土銀行中國信託擔任共同財務顧問並領銜主辦,同時獲得本土壽險資金直接投資入股並參與融資。

這項訊息除了反映台灣金融機構積極參與綠能投資,也透露在武漢肺炎疫情導致百業蕭條之際,參與風場建設的廠商已經收到了開工通知和頭期款,正在依照計畫採購鋼料、改建船舶等。也難怪相關的風電概念股,在股市激烈震盪之際,大多展現了優異的抗跌性和反彈力道。

政府為了達到 2025 年非核家園的目標,預定當年發電量占比為燃氣 5 成、燃煤 3 成、綠能 2 成,而綠能中的離岸風電目標是 5.7GW(10 億瓦),年發電量 215 億度。政府以「先示範、次潛力、後區塊」3 階段的策略推動,屆時預料海上總共有約 700 支風機,可望累計帶動 1 兆元的投資額,新增 2 萬人次就業機會。

進度:今明 2 年將有 7 座風場完工併聯

這項原本感覺很遙遠、甚至飽受質疑的國家計畫,從今年開始隨各風場併網發電的期程逼近,正式進入施工高峰期,從北到南,大舉徵才、準備交貨、施工的相關業者遍地開花,社會面、產業面都逐漸有感了。

目前已經可以看到位於苗栗的海洋示範風場共 22 支風機正在商轉,發電量 4.8 億度。位於彰化的台電第 1 期示範風場,21 支風機發電量 3.6 億度,今年也要開始發電。另外預定今、明 2 年內完工的風場共有 7 座,發電量合計約 136.88 億度。

先前對台投資由歐洲業者打頭陣,近來日本、泰國等國的業者也相繼投入。經濟部投審會的資料顯示,2019 年較大投資金額除了半導體業,最大宗的投資來自沃旭能源、允能風電、海能風電等離岸風電產業,合計達到 18 億美元;而且今年以來外資仍持續加碼布局。

不過政府希望發展離岸風電的同時,也能透過與外商的合作,提升國內技術,並建立本土產業,因此要求在 2021 年到 2025 年完工併聯的業者,必須提出具體產業關聯方案。在 2021 和 2022 年的前置期,國產化分 4 大領域、10 個項目,包括塔架、水下基礎等;2023 年起的第 1 階段訂出 21 項,增加配電盤、扣件、變壓器等;2024 和 2025 年第 2 階段則有 27 項,增加葉片和葉片樹脂、發電機等。

就連海外開發經驗豐富的 CIP 外籍專案經理都指出,在其他地區從未遇過像台灣一樣,要求如此高度本土化的情況。

效應:傳統產業升級新機會

離岸風電對台灣來說是陌生的業務,不少人對本土產業的實力存疑,不過在外商眼中,大多覺得台灣能量不容小覷。國際保險經紀業者怡安集團(AON)協理王心榆說,台灣廠商很有實力,過去經營企業也很成功,可惜的是未能和世界接軌。箇中原因包括固守成規,缺乏創新,或缺乏包裝,但也有些是老闆吝於投資。此外,語言和文化方面的差異,往往也會讓台灣廠商裹足不前。無論如何,現在確實是產業升級的絕佳機會。

例如樺棋營造公司長年從事海事工程,現在終於和合作 30 年的外商合資,進軍風電產業。又如世紀鋼未雨綢繆,約 8 年前就去國外深入訪廠,現在也成為風電一階供應商。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林晏平指出,政府的國產化要求幫廠商初步創造了一個機會,尤其在亞洲地區,因為台灣離岸風電起步早,廠商先奠定基礎,把產能拉起來,在供應鏈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未來發展機會看好。

麥格理綠投資集團高級副總裁呂邁修(Matthew Green)指出,像離岸風場這樣的現代能源資產,一定要在施工與營運兩方面都達到公認的國際標準。麥格理在這方面協助本地供應鏈廠商升級,尤其在電力系統方面,麥格理和本地電網營運商、專案工程師及國際顧問也必須緊密合作,共同開發出符合各項營運要求的系統。

去年首艘本土設計組裝的鑽探船「奧黛麗絲號」下水,要取得國際銀行的專案融資,環安衛等各項要求都要達到國際規定,並經過認證,各項文件往來,台灣廠商都不熟悉做法。CIP 在過程中參與輔導,引進歐洲的開發經驗,不斷溝通、互相學習之後,最後終於順利完成。

關鍵:人才是產業落地重要因素

產業要落地,人是重要關鍵。事實上來自各國的開發商,都認為台灣吸引外商的原因,除了有優越的風能等天然資源條件、以及非核家園的既定目標之外,人才也很有競爭力。御風能源印太區執行長陳聰華說:「台灣在規畫、設計、製造等領域已經有優秀的人力和知識基礎,可以快速縮短離岸風電發展的學習曲線,快速建立相關產業」。

不過,AON 副總饒芯怡指出,台灣海事工程人才較少,因此相關企業努力向外國企業學習專業技術外,也必須同步要求相關人員取得海上作業安全證照。台灣風能訓練公司訓練組長夏文刀指出,中部的風場多,業者會就近派員工到位於台中港的風訓公司受訓。但其實不只風訓公司,高科大旗津校區離岸風電訓練的相關課程,目前也都呈現報名額滿的狀態,顯示證照非常搶手。

離岸風電對台灣的金融業來說,也是全新的領域。國泰世華銀行是台灣第一家建立專業專案融資團隊的本土銀行,帶領團隊的資本市場暨顧問部專案協理貝弼理(Billy Betts)指出,專案融資尤其不同之處在於,在案件存續期間,所有細節都透過合約來架構,每件案子都有上百份合約,承辦人員要讀懂各種合約架構,並從細節中推敲可能產生的風險。

因為台灣市場以前比較少用國際標準的專案融資模式規畫案件,相關人才相對難尋,國泰世華除了從國外尋找有經驗的人才,也讓有潛力的同仁加入並接受訓練。

無中生有很難,無論在風場哪個領域,在有經驗的外商帶領下,靠著「學徒制」,台灣的學習速度其實很快。例如 CIP 外國同仁占比超過一半,但為了和台灣的企業溝通,每個部門都安插本地員工,這樣台籍同仁的學習也最有效率。CIP 已經預備在越南設點,當地負責人就是 2016 年才進入 CIP 的台籍同仁。

這不僅證明台灣人才的確優秀,也顯示隨著風機一座座打入海底結構,全民風電時代已然來臨,這項新產業,正在徹底翻轉台灣。

▲ 風場常有高空作業需求,工作人員需要取得安全訓練的證照。(Source:台灣風能訓練公司)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