躋身全球半導體前 10 大,海思憑什麼?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0 年 05 月 23 日 12:00 | 分類 晶圓 , 晶片 , 零組件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躋身全球半導體前 10 大,海思憑什麼?

國際市調機構 IC Insights 近期公布 2020 第一季全球 10 大半導體廠商銷售排名,而海思成為首度入榜的中國半導體業者,這背後存在哪些驅動因素?

國際市調機構 IC Insights 近來公布 2020 年第一季全球 10 大半導體廠商銷售排名,前 5 名分別是英特爾、三星、台積電、SK 海力士、美光。不過,不同於去年的是,6 到 10 名則出現了 2 家新廠商,分別是第 9 名(去年排名 11)的 NVIDIA,以及第 10 名(去年排名 15)的海思半導體。而海思,更是首次進入前 10 大排行榜的中國半導體企業,創下新歷史,背後的原因,究竟為何?

手機、晶片自主化提高驅動

根據 IC Insights 的報告顯示,前 10 大半導體廠共有 6 家美國廠商,包括英特爾、美光、博通、高通、德州儀器和 NVIDIA;南韓 2 家,分別為三星、SK 海力士;台灣與中國各 1 家,為台積電和海思。

IC Insights 指出,今年第一季排名前 10 大的半導體公司,總銷售額比去年同期成長 16%,比全球半導體產業平均年增 7% 多了快 2 倍;前 20 大公司中有 9 家的銷售額至少達到 30 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排名當中,海思半導體的排名躍升了 5 名,其第一季銷售額接近 27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 17.35 億美元,年增達 54%。也因此,排名從去年的第 15 名攀升至第 10 名,更成為首家全球排名前 10 的中國半導體供應商。

▲ 2020 Q1 全球半導體廠商銷售 TOP10。

為何海思今年第一季的成長幅度會如此亮眼,甚至更躋身全球 10 大半導體廠商之林?一名熟知半導體產業的分析師認為,主要有 2 大因素:手機拉抬和晶片自主化程度提高。

智慧手機晶片是海思半導體相當重要的產品線,身為華為的半導體設計部門,研發的晶片向來是華為手機差異化優勢關鍵。特別是在中美貿易戰之際,海思更扮演關鍵的「救援投手」角色,用自身產品取代被美國禁止出貨給華為的美系半導體產品。

中國半導體研究機構 CINNO Research 報告便指出,在 2020 年第一季,海思的智慧手機處理出貨量為 2,221 萬,雖與去年的 2,217 萬相差不遠,但由於高通市占率明顯下降,從去年同期的 48.1% 降至 32.8%,海思因而超越高通成為中國智慧手機處理器 Q1 出貨龍頭。

「像是近期推出的麒麟 820 系列,對於華為 5G 中階手機的銷售有所幫助,所以第一季的成長,可以推估很大原因來自於手機晶片。」分析師解釋。

除了手機拉抬之外,另一個因素在於海思積極提高晶片自主化程度。海思產品線除了智慧型手機晶片外,還包含智資料中心晶片、人工智慧晶片、影像處理晶片、物聯網晶片等。

▲ 海思麒麟晶片。(Source:海思

中美貿易戰是榮景延續關鍵

過往,這些晶片多是自給自足(供貨給母公司華為),不對外出售,尤其是麒麟系列晶片。然而,海思在去年底開始改變營運策略。上海海思技術有限公司平台與解決方案市場總監趙秋靜便在深圳電子展上公開表示,未來將轉為一個完全市場化運作的晶片設計公司,換言之,除了持續供貨華為之外,也開始公開販售旗下各類晶片產品。

「海思在 2020 年第一季能大幅成長,另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提高晶片自主化程度,像是除了智慧手機,他們也一直強化伺服器晶片在其他品牌的搭載率。」分析師說。

如今的海思,已躍居全球十大半導體公司之一,但這樣的榮景是否能維持,仍待觀察。分析師指出,中美貿易戰仍是關鍵的要素,特別是華為手機在海外銷售持續受到影響的情況下,海思未來是否仍還能有這樣的成長幅度,還是得打上個問號。

(本文由 遠見雜誌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海思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