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概念股」殺聲隆隆,誰能出貨給華為?聯發科與高通「買賣晶片」的 3 種可能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0 年 08 月 22 日 9:00 | 分類 國際貿易 , 晶片 , 零組件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華為概念股」殺聲隆隆,誰能出貨給華為?聯發科與高通「買賣晶片」的 3 種可能


「現在不是圍堵,而是要用『全面封殺中國』來形容」,兩岸戰略觀察家范疇觀察近來美國對中國種種壓制事件總結說,「這已經不能單純用貿易戰來定位,而是從政治、經濟、金融貨幣全面啟動的一場封殺戰」。

今年 5 月,美國禁止台積電幫華為代工 5G 晶片,9 月 15 日的出貨大限即將到期。不過,5 月新禁令,雖然限制了台積電,卻框不住聯發科用標準成品 5G 晶片供貨給華為。

一位國安局前官員研判,美方極可能已經透過管道向我方政府反映,對聯發科賣給華為大量晶片表示高度關切。既然啟動全面封殺戰,美國豈會讓聯發科成為封殺華為的破口?

聯發科,台灣 IC 設計公司龍頭,可說是中、美半導體貿易戰下,前一階段受惠最大的企業之一。然而,這樣的好日子或許出現變數了!

美國對華為禁令可分 3 波。第 1 波是去年 5 月,美國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並規定被美國管制的商品技術,有來自美國技術含量高於 25% 以上者,銷售給華為前,須取得美國商務部許可。台積電因美國技術含量低於 25% 而逃過第一波禁令。

今年 5 月 15 日,美國發出第 2 波華為禁令。所謂 25% 技術含量一下子降到零,規定如台積電者,只要使用到美國技術與設備,來幫華為設計的晶片代工,就要經過商務部許可。

華為發展 5G 手機,主要仰賴 2 大晶片來源:一個是集團旗下的海思半導體所設計的麒麟系列晶片;另一個則是向高通、聯發科這樣的獨立 IC 設計公司採購所需晶片。

第 2 波「華為禁令」後,華為 5G 晶片少了台積電與高通(因技術含量多來自美國而被禁),卻讓聯發科有絕佳機會彌補「華為晶片」市場空白。因為聯發科生產的是標準產品的 5G 晶片,並非特別為華為量身打造,加上聯發科 5G 研發幾乎在台灣,使用美國技術含量低於商務部規定,成了「封殺令下」的漏網之魚。

數字會說話。聯發科今年第二季營收創下 3 年半來的新高紀錄,毛利率達 43.5%,更寫下 5 年來的新猷。在 5G 晶片與聯發科打對台的美國高通,今年第二季營收則是 3 季來的低點,絲毫不見 5G 商機帶來的動力。自去年 5 月華為禁令頒布以來,市場看好聯發科展望,使其股價大漲 136%。相對之下,高通以 30% 漲幅遠遠落後。

美恐循管道施壓
勸聯發科不要賣晶片給華為

2 家企業在 5G 晶片各領風騷,以營運規模、技術研發的投入資源、市場布局而論,高通甚至相當程度領先聯發科。然而,5G 商機狂潮湧現,兩家公司業績一熱一冷。原因何在?答案就是華為訂單。

根據 DIGITIMES Research 調查,今年第二季聯發科在中國品牌的智慧型手機中晶片市占率達 38.3%,打敗高通的 37.8%,海思則位居第 3、達 21.8%。

聯發科攻城掠地,高通愈來愈著急。《華爾街日報》日前報導,高通一直致力遊說華府,期望能解禁賣晶片給華為。高通的遊說說帖力陳應解禁的 3 大理由是,第一、美國高科技公司因華為禁令,每年至少損失 80 億美元訂單;第二、這些流失的訂單跑到美國企業競爭對手的手上,如聯發科與三星,如此,禁不到華為,還削弱了美國 5G 發展的競爭力;第三、只要求對消費性電子產品解禁,因為這並不攸關國家安全問題。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今周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