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華為被制裁後積極尋求轉型,與中國許多車企多有合作,內部甚至出現要轉型成車企的聲音,但華為堅決否認此事,並重申將堅持 ICT 業務,甚至有消息表示,會繼續生產 4G 手機。
據供應鏈指出,華為 4G 手機已開始備貨,不過目前只有小批量,且還不穩定,目前還無法評估規模,預計要到明年上半年才會分曉。而依如今美商高通已獲准許可出貨 4G 晶片給華為的情況來看,重啟業務也並非不可能,雖然不少意見懷疑這是否有意義,不過若站在保留智慧手機研發及製造能量來看還是有用處。
雖然中國 5G 部署如火如荼,不過 4G 手機也並非就真的完全沒市場,此前高通總裁就證實已收到華為支付的 18 億美元專利費用,當然若沒有 5G 手機加持,其市占仍然會迅速下滑,智慧手機業務不太可能恢復往日榮景,調研機構估計明年可能僅剩 4%。不過還有東歐、俄羅斯、非洲以及拉美等地區國家可以外銷,華為應能撐住,甚至表現可能會比想像中好,華為相關供應鏈對此也表示樂觀。
目前消息還沒有得到官方證實,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也可能看出華為重啟 4G 的決心。那就是華為堅決不跨入車企的行列,近日華為內部曝光了董事會決議指出,在現時總體風險下,仍必須堅守 ICT 路線,這才是華為肩負的使命。儘管華為已有全面的製造能力,但僅止於可協助車企,絕對不造整車。甚至放話表示,誰再建議造車,誰就自己離職。
該文件簽發人為創辦人任正非,他也是近期才表示,華為具有完整製造智慧電動車能力,特斯拉能做什麼,他們就能做什麼。這對於積極打進中國市場的特斯拉,會是個強力的挑戰者,近期不少輿論也往這風向帶。但如今華為已明確表態,未來只會成為 ICT 軟硬體的一條龍供應商,不會打出電動車品牌,目前中國車企也的確開始採用華為的智慧駕駛產品。

(Source:華為心聲社區)
(首圖來源:華為心聲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