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 M1 晶片的蘋果,今年可能會讓英特爾、AMD 筆電很難受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1 月 28 日 8:00 | 分類 Apple , 晶片 , 筆記型電腦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拿出 M1 晶片的蘋果,今年可能會讓英特爾、AMD 筆電很難受


去年蘋果推出 M1 晶片版 MacBook,可說是比 iPhone 12 還令人驚喜的「新品」。很多人不相信,蘋果居然僅憑一顆晶片,就讓新 Mac 做到歷代產品做不到的事──性能、續航顯著提升,功耗大降,還有 iOS 應用生態支援,幾乎每項都展現出壓倒性優勢。

另一方面,M1 晶片成功出道,也讓 x86 陣營接受來自 ARM 晶片的「跨界打擊」,讓我們有機會思考個人電腦的硬體設計乃至晶片架構歸屬。

多平台融合的大趨勢下,未來的通用運算領域,是否一定只能綁死在 x86?如果想製造更好的筆電設備,晶片應該朝哪個方向發展?這都將成為各大廠商的新考題。

開年沒多久,今年新 Mac 的爆料就襲來。諸多消息證明,自研晶片後,蘋果開始謀劃圍繞 Mac 的全面升級。另一邊面對來勢洶洶的 ARM,英特爾、AMD 等廠商也對未來技術發展提出新方向。

今年的個人電腦市場,注定很難平靜了。

2021 年,Mac 會怎麼變

最新的 Mac 預測來自於蘋果爆料界的兩位紅人:彭博社 Mark Gurman 和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根據現有資訊來看,蘋果自研晶片可能會讓新 Mac 出現巨大變化。

這包含兩項核心改動:復活 MagSafe 磁吸充電接口,取消 TouchBar 觸控條。

將多年前老設計重新搬回來,對 MacBook 產品來說並非新鮮事。更早時,MacBook 鍵盤也經歷從剪刀腳變成蝶式,又從蝶式改回剪刀腳。這證明有時新設計不一定比老設計好,關鍵還是要看是否夠有價值。

MagSafe 大致也是如此,磁性本就是大提升 MacBook 電源接口插拔體驗的設計,用過的老用戶都知道它的好。爆料資訊還補充一點,就是「快速充電」,這可能也是蘋果打算復活的新理由。

畢竟快充到來,將顯著縮短 MacBook 充電時間,再配合 MagSafe 本身的磁性吸附功能,即使不是 USB-C 這類通用型接口,大部分用戶應都不會拒絕。

再來分析 TouchBar 觸控條。對不少人來說,這大概也是「存在感不強,有沒有都無所謂」的設計了。iPhone 也有過定位相似但被取消的功能,叫「3D Touch」。

其實都是很不錯的新點子,但也有一共同點,就是互動太隱密,都需要學習成本,導致好處不明顯,也難以取代滑動、鍵鼠這類核心操作。

比起前幾年只跟著英特爾、AMD 更換處理器和圖形晶片,外加用戶對接口、鍵盤等問題的抱怨,換了自研晶片的 Mac,也讓蘋果有機會對 Mac 外觀再改動。

爆料提到一點,即新 MacBook 會採用「類似 iPhone 12 的平面直角設計」。這涉及模具調整,但考慮之前 M1 版 MacBook 極佳的功耗表現,蘋果沒有理由再沿用舊設計。

▲ 去年 M1 MacBook 基本照搬舊模具,其實還有很大改進空間。(Source:iFixit

此外,傳聞已久的新 14、16 吋 MacBook Pro,類似 Pro Display XDR 造型的 iMac,甚至體積更緊湊的 Mac Pro,都有望今年陸續登場,也將成為新一批「去英特爾化」的 Mac。

面對即將出牌的蘋果,圍繞英特爾、微軟的「Wintel 聯盟」,又會拿出怎樣的應對策略?

ARM 與 x86 的架構之爭

科技媒體 AnandTech 做過一張圖,展示過去幾年,蘋果 A 系列晶片和同期英特爾晶片的性能演變路徑。從中可看到,兩者差距如何一步步縮短交會,最終蘋果超車。

(Source:AnandTech

這並不是要說 ARM 比 x86 更出色,畢竟先進製程、獨特 CPU 微架構設計,也都是蘋果自研晶片後來居上的原因。何況面對功耗牆更高的桌機,還有服務器領域,x86 仍有優勢,這也是蘋果短期難以撼動的領域。

但一件事很明確:基於 ARM 打造的晶片用在電腦,並沒有想像雞肋。只要運用得當,同樣能媲比現在的中高階 x86 處理器,正常完成桌機工作。

對很多人來說,M1 版 Mac 也是 ARM 個人電腦邁向成熟的標誌,這將大大推動 ARM 生態發展,並在今後的 PC 市場爭得一席之地。

微軟曾擁有和蘋果一樣的機會,且從時間點說,比蘋果更早開始 ARM 晶片用在 Windows 系統的嘗試,還聯合高通推出應用於 Surface Pro X 的 ARM 客製處理器 SQ1。

但很可惜,這款產品體驗不如人意,x86 應用轉移效率也不高,其他同樣採用驍龍 8cx 晶片的 Windows 筆電,與自家同等級 x86 產品比較時,也不具明顯優勢。

▲ 搭載 ARM 處理器的 Windows 10 PC 終端,幾年前就已出現。

生態或許是關鍵原因。考慮到微軟多年來都根植於 x86 軟體生態,這次 ARM 架構轉換的嘗試,也沒有表現出和蘋果一樣的堅決態度。

與其說是技術問題,更像 x86 聯盟難以解開的商業束縛。

多年以來,Wintel 聯盟發展得十分成熟,產業鏈不僅有大量第三方開發者依附生存,還有負責產品開發的 OEM 公司,作業系統授權的微軟,以及銷售通用 CPU 的晶片廠商,一環扣一環。

但換個角度看,這也是 x86 聯盟的巨大包袱。是否要在高度成熟的生態下扶持另一個平台?微軟遲疑了,其他廠商更找不到搬家的動力。

目前來看,至少晶片端,以 M1 為代表的桌機端 ARM 晶片,暫時不會對英特爾、AMD 市場造成太大影響。因 PC 用戶不可能把 M1 插到自家桌機的主機板上,而大量桌面工作,也依舊需要靠 x86 平台才能完成。

雖然嘴巴不說,但兩家廠商不會坐以待斃。一些圍繞架構改革的措施,現在慢慢浮出水面。如英特爾計劃 2021 下半年,推出代號為「Alder Lake」的 12  代酷睿處理器。將在單晶片同時整合高性能核心和高效能核心,更像蘋果、高通設計手機晶片時採用的異構設計。

這也被英特爾視為「x86 架構的重大突破」,就看是否帶來新競爭力。

長遠角度說,若蘋果自研晶片計畫有效推動 Mac 市場增長,或產品端有夠多新功能,像三星、華為這些具備 ARM 晶片自研能力,並擁有筆電、手機業務的廠商,大概率也會為了生態一體化而加入嘗試。

到那時,ARM 打破 x86 桌面端的壟斷局面,就會成必然結果──尤其更看重性能、功耗平衡,強調續航和回應時間的筆電領域,未來幾年,就是 ARM 平台不斷挑戰 x86 的過程。

轉變注定緩慢,那麼到底是 x86 能堅守陣地,還是 ARM 日漸強勢,又或兩者平分天下,往後數年內,這場鬥爭將造成許多新變化。

個人電腦市場也復甦

客觀事實是今天的 PC 市場,搭載英特爾、AMD 晶片,運行 Windows 系統的設備依舊是主流,Mac 的威脅極為有限。

但 M1 出現,顯著帶動起蘋果市占。2020 年第四季,蘋果 Mac 出貨量獲得同期相比 49.2% 增長率,已是前五名增速最快的品牌。

當然,這也受益於個人電腦市場復甦。受居家辦公和線上學習需求的影響,整個 PC 市場過去一年開始轉向,逆勢上漲,這種中短期需求,如今逐漸滲透到大眾消費市場本身。換成 5 年前,大部分人還沒有動力換電腦,也很難指望看到創新出現。

如今,賣 PC 處理器、顯卡及製造電腦的廠商來說,都是十分難得的機會,因新一輪個人電腦換代,很可能因疫情提前到來;手握自研成果的蘋果,也肯定會試圖用新 Mac 蠶食更多份額。

當新平台競爭態勢出現,以及市場需求再次活躍,關聯影響將逐步顯現。還不能確定是否為新電腦革命,但能肯定的是,個人電腦沉寂太久,是時候改變了。

(本文由 愛范兒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蘋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