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初年核子試爆,放射性銫至今仍出現在蜂蜜裡 作者 藍 弋丰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5 月 21 日 8:30 | 分類 尖端科技 ,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edit Loading... Now Translating... 二戰剛結束時的冷戰初期,為了在核子戰力上勝過對手,1950~1960 年代核子大國進行了許多次核子試爆,由於當時對核污染還不那麼了解,初期採用地上與空中核試爆,大量放射塵就這樣進入大氣中,直到 1963 年簽署《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禁止在大氣層、太空和水下進行核試,才主要改為汙染較可控的地下核試爆。 文章看完覺得有幫助,何不給我們一個鼓勵 請我們喝杯咖啡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每杯咖啡 65 元 x 1 x 3 x 5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元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 留給我們的話 取消 確認 從這裡可透過《Google 新聞》追蹤 TechNews 科技新知,時時更新 科技新報粉絲團 加入好友 訂閱免費電子報 關鍵字: 核子試爆 , 蜂蜜 , 輻射 , 銫-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