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環保」為目標的 2020 東京奧運,有實現氫能社會嗎?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8 月 05 日 10:13 | 分類 能源科技 Telegram share ! follow us in feedly
以「環保」為目標的 2020 東京奧運,有實現氫能社會嗎?


受到疫情的影響,2020 東京奧運延期一年舉辦,成為史上第一個延期的奧運會,不過奧運除了是四年一度體育界盛事、各國運動好手的最高殿堂,也是提升自家國際關注度的方法,為此日本盼以環保迎接奧運,也立下不少目標,現在正是盤點之時。

日本想藉由 2020 東京奧運推廣自家的文化產業、能源永續與現代科技概念,於文化面向,好比由北海道木工職人手工製作的 5,000 個奧運獎牌盒、奧林匹克文化線上展覽、為 218 參賽國與地區設計獨一無二的和服;現代科技包括開幕式的 1,824 架無人機表演、AI 臉部辨識系統、賽場上的 5G 通訊的直播系統與 AI 輔助系統,而 Toyota 的電動自駕車 e-Palette 也在這次奧運中進行測試。

能源則是又以「氫能」為主。在綠能規劃中,日本 2017 年決定以「氫能城」為主題,當時首相安倍晉三認為,氫能是解決能源安全和全球暖化問題的良方,東奧更是展現氫能政策結果最適當場合。

2017 年 12 月日本公布「基本氫戰略」,提出 2030 年家庭用燃料電池 530 萬台、燃料電池汽車 80 萬輛、加氫站 900 座,每年採購約 30 萬公噸的氫氣,更希望屆時氫氣成本可達到 30 日圓/Nm3 目標,未來擴大氫氣供應鏈後,可以將成本降至 20 日圓。

日本自然也希望氫能相關技術可以應用在 2020 東京奧運中,包括選手村的能源來源、賽場之間運輸用的燃料巴士等,計劃在奧運使用 500 輛氫燃料電池車、100 輛氫燃料巴士,在各個廠館運送選手跟工作人員。不過受到疫情衝擊,計畫也有變,東奧永續發展總監 Yuki Arata 表示,氫能目標大致都有實現,也有應用在奧運中,但有兩個例外,包括豐田提供的氫燃料巴士數量,以及選手村建築氫能計劃。

2020 東京奧運聖火台也是採用不會產生二氧化碳的氫能,過去奧運聖火都是用丙烷做為燃燒材料,如今今年的聖火台採用來自福島工廠製造的再生能源氫氣,不過聖火傳遞是氫氣與丙烷並用。

其中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在 2018 年 7 月與東芝能源(Toshiba)、東北電力(Tohoku Electric Power)、岩谷產業(Iwatani Corp)3 間公司開始在福島浪江町打造名為福島氫能研究領域(Fukushima Hydrogen Energy Research Field,FH2R)的製氫廠,年可生產、儲存和供應高達 900 噸的再生能源氫氣,為全球最大的氫能工廠之一。

雖然 COVID-19 衝擊供應鏈,造成的連鎖反應正持續影響著各產業,疫情來得出乎意料、也沒有人能夠真正準備好。美國國家再生能源實驗室氫能與燃料電池研究員 Keith Wipke 表示,COVID-19 並沒有影響日本邁向氫能的熱情。沒有看到任何跡象顯示日本或其他國家放棄氫能目標,但如果有的話,我也認為他們已經足夠努力,他們只是意識到氣候變遷應變行動還不夠快。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