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儘管特斯拉頻頻因交通事故陷入自動輔助駕駛疑雲,但馬斯克卻直言:「推出 Autopilot 就是為了避免事故發生。」
近日一位網友在Twitter分享特斯拉車主醉酒駕駛的影片。一輛Model S在高速公路疾馳,駕駛座上的車主因酒精中毒處於昏睡狀態,車輛完全由Autopilot系統掌控。行駛一段距離後,駕駛檢測裝置生效,Model S最終自動靠邊停。
所幸無人受傷。這名男子後來也由緊急服務部門救助。
基於這條推文,馬斯克首次公佈特斯拉推出Autopilot的原因:
我們忙於推出Autopilot V1,並付出許多努力。背後原因是一位司機在駕駛未搭載Autopilot的特斯拉車時睡著,導致騎自行車的路人車禍身亡(特斯拉駕駛沒有受傷)。
他還表示,自那以後,Autopilot一直穩步改進,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Reason we hustled so much to get Autopilot V1 out was that someone driving non-Autopilot Tesla fell asleep, crashed & killed cyclist (Tesla driver was uninjured).
Driver nonetheless sued us saying new car smell made him fall asleep (sigh). Judge didn’t agree.
— Elon Musk (@elonmusk) July 31, 2021
據馬斯克的評論不難發現,特斯拉推出Autopilot的原因與多數自動駕駛公司的目標如出一轍,兩者都以減少車禍導致人員傷亡為出發點。不過各種因素綜合作用下,特斯拉輔助駕駛系統人員傷亡事件屢見不鮮。
馬斯克回推下,某網友留言提醒他,前幾天特斯拉將月亮辨識成交通號誌燈的黃燈所以減速。
以減少交通事故為目的的輔助駕駛技術,測試過程頻頻出現人員傷亡事件,這似乎與初衷背道而馳。
特斯拉把用戶當成實驗白老鼠?
特斯拉等走在技術尖端的企業,都曾出現與輔助駕駛系統有關的人員傷亡。以特斯拉事故最頻繁。媒體統計,2013年至今年4月,全球特斯拉至少發生218起事故。超過九成事故與特斯拉車突然失控有關,如突然加速、減速、剎車失靈和方向盤失靈等。
可能與特斯拉激進技術策略有關;另一方面,特斯拉失真的宣傳也難辭其咎。放眼業界,信奉純視覺技術路線的特斯拉無疑是另類玩家。特斯拉事故不斷發生後,不但仍堅持此技術路線,更拋棄毫米波雷達,試圖僅透過攝影鏡頭達成自動駕駛效果。
用戶上傳的特斯拉最新測試影片顯示,特斯拉完全靠攝影機的表現似乎不遜於搭載光雷的高級自駕車。不過技術進步同時,特斯拉也遭業界人士批判。福特汽車公司CEO吉姆‧法利表示,測試自動駕駛技術時,特斯拉把用戶當成實驗白老鼠。
BlueCruise! We tested it in the real world, so our customers don’t have to. pic.twitter.com/dgqVkWH31r
— Jim Farley (@jimfarley98) April 14, 2021
或許馬斯克本意就是如此。特斯拉第一起事故發生後,馬斯克曾在內部會議表示:「與其等十年後把Autopilot打磨到成熟完美再發表,不如現在就防止事故、拯救生命。如果為了逃避法律責任,就不肯貢獻世界,是懦夫的行為。」
也就是說,特斯拉自動駕駛技術進步,離不開全球特斯拉用戶的多年「測試」。
特斯拉Autopilot本質上是L2輔助駕駛系統,目的是幫助駕駛、提升行車安全和舒適性,但最終駕駛責任還是在駕駛。特斯拉宣傳輔助駕駛時語焉不詳,也使用戶太相信輔助駕駛功能,一定程度推波助瀾了事故率。
儘管特斯拉已在車輛使用手冊寫明Autopilot的「正確打開方式」,但從全球來看,還是有不少人將「輔助駕駛」視為「自動駕駛」。一旦行駛超出系統當初設計時的ODD場景而沒有人工接管,就非常容易發生意外。
特斯拉事故不一定有錯,需仔細分辨:
部分原因可能是特斯拉本身問題,如撥動撥桿車輛自動加速,另一部分原因在於用戶不正確使用,如開車時睡覺等。
輔助駕駛的真正用意?
從更高角度看,輔助駕駛系統某些時刻的確能避免車禍。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數據顯示,2009~2013年,美國警方報告超過72,000起車禍涉及疲勞駕駛。2018年,因駕駛睡著導致死亡的人數占美國當年總死亡人數2.1%。
這僅是疲勞駕駛的後果。
中國2020上半年道路交通事故統計分析,交通事故10種違法行為:未按規定讓行、超速行駛、無照駕駛、醉酒駕駛、未與前車保持安全距離、逆行、違反交通信號、酒駕、違法超車、違法會車。
90%以上死亡交通事故原因,在於駕駛的違法行為。
如果在這些緊急關頭,輔助駕駛能代替或提醒人類接管車輛,或許就能減少不當駕駛行為導致的事故量。
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究顯示,相較沒有安裝FCW(前向碰撞預警)和AEB(自動緊急制動系統)的車輛,安裝這兩種輔助駕駛功能的車輛,前向碰撞事故次數減少了50%。
特斯拉報告寫道:「今年第三季,啟動Autopilot的特斯拉每459萬英里才發生一起事故,只用到主動安全功能的特斯拉事故率則變成每242萬英里一次。不開Autopilot也不開主動安全功能的特斯拉則每179萬英里就有一次事故。與其相比,NHTSA(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統計的美國車輛事故頻率為每47.9萬英里每次。」
言下之意為,開啟輔助駕駛功能後的特斯拉,交通事故率比沒有開啟輔助駕駛功能的汽車更低。
英國DfT運輸部的數據,似乎也證實這一點。
數據顯示,2015~2019年間,特斯拉在英國交通事故比例排名倒數第三,平均每一萬輛特斯拉發生28次事故,僅次Morris的每萬輛16次與Austin每萬輛26次。
因此也有人表示,即便沒有Autopilot,交通事故也一直發生。如果新技術使用過於保守,自動駕駛時代可能會因這行為而慢到。等待那一天的過程又會有多少生命消失?
總結
技術發展總是伴有兩面性,並由缺陷走向趨近完美,由小眾走向主流。如何平衡矛盾,提升技術安全性,減少危險發生是廠商需承擔的責任。目前各車企都以不同方式提高輔助駕駛技術,同時特斯拉等提供的輔助駕駛功能為工具,是否使用、如何使用都取決於用戶本身。
過去輔助駕駛技術在部分地區造成多起事故,引起人們不安與畏懼,但不能就全盤否定。技術不分對錯,重要的是人如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