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已經開始向赴美 IPO 的中企發布新要求,包括揭露更多「可變利益實體」(VIE)詳細狀況,反映中國監管單位對公司營運的風險,以及對投資人的影響,讓美國投資人對相關風險有更深認識。
《路透社》報導,許多中國公司透過 VIE,在開曼群島等避稅天堂註冊成立公司。SEC 信件要求企業詳述(VIE)架構如何影響投資人及投資價值、為何這種架構不如直接所有權有效,及公司為了執行這些措施產生的龐大費用。
SEC 也要求中國公司表明,「投資人可能永遠不會直接持有中國營運公司股權」。
SEC 主席 Gary Gensler 7 月要求暫停中企在美 IPO,並尋求提高相關問題的透明度,他認為資金如何透過這些實體流動有太多問題。SEC 凍結後,中國公司赴美 IPO 案陷入停滯期。
SEC 發言人沒有對新法規發表評論。
知情人士指稱,SEC 也要求企業提供中國監管機構可能干預公司數據安全政策的風險;另外,還要求企業若不遵守《外國公司問責法》(Holding Foreign Companies Accountable Act),需向美國監管機構提供更多細節。然而中國至今一直阻止企業向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管理委員會(PCAOB)報告詳細公司財務狀況。
《路透社》認為,SEC 行動代表美國監管機構對中企的最新打擊,因長期以來中企都不願意遵從美國審查標準;SEC 也面臨壓力,若中企不符合美國審查要求,應讓其退市。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