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不適合生命存在的原因可能非常簡單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9 月 28 日 8:45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火星不適合生命存在的原因可能非常簡單


新研究表明,火星沒有生命的原因(至少目前還沒發現),可能與星球體積大小有關。火星直徑只有地球 53%,使火星不可能留住對生命至關重要的揮發物,如水。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行星科學家Kun Wang說,火星的命運一開始就決定了。岩石行星大小可能有臨界值,質量必須超過火星,才足以維持足夠的水,以支持可居住的環境和板塊構造運動。

火星從相對潮濕的星球轉為乾旱的塵暴區,有時認為是火星失去磁場。但也有可能是天體表面重力對揮發物的影響,於是Wang研究團隊利用火星隕石樣本分析鉀同位素組成。

20顆火星隕石的年齡從數億年到40億年不等,記錄火星不穩定的演化史。透過測量揮發性元素的同位素(如鉀),可推斷大部分行星揮發性耗損程度,並比較各太陽系天體。

結果表明,火星形成過程比地球失去更多揮發物,但比月球和灶神星保留較多揮發物,因這兩顆天體都比火星小,也比火星乾燥。

鉀同位素組成與行星重力相關性是新發現,對不同行星何時及如何接收/失去揮發物,有重要定量意義。

現在知道系外行星是否有生命,第一階段決定因素是行星大小是否保留揮發性氣體。研究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本文由 台北天文館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