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ubhouse 下載量慘跌 90%!放棄邀請制、開發新功能,為何快速退燒?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1 年 10 月 03 日 11:30 | 分類 app , 社群 , 軟體、系統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Clubhouse 下載量慘跌 90%!放棄邀請制、開發新功能,為何快速退燒?


還記得 Clubhouse 嗎?此語音社群平台今年上半年掀起熱潮,台灣許多名人、歌手、網紅都紛紛「開房間」,國外更有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美國網路券商 Robinhood 執行長等重量級人物使用,吸引大批用戶,但僅短短半年,熱潮就似乎冷卻了。

開始 Clubhouse 是以「僧多粥少」邀請制吸引用戶,必須有好友邀請碼才能加入,且只有 iOS 平台才能用,掀起討論度,疫情催化下更橫空出世,2020 年 5 月 Clubhouse 估值達 1 億美元。不到一年,估值又衝到 40 億美元。

據 Sensor Tower 數據,今年 2 月 Clubhouse 下載量達 960 萬,到了 4 月卻降到 92.2 萬,降幅 90%,可說快速「冷卻」。

之後 Clubhouse 開放,先推出 Android 版,因此 5 和 6 月迎來兩波用戶成長(主要來自印度),到了 7 月又宣布拋棄邀請制,將推出私訊功能,等於打破原先主打的「匿名性」;8 月底推出「空間音訊」,讓聽眾感覺房間與會者講話時是在不同位置。

儘管投注種種努力,Clubhouse 似乎沒那麼出風頭了。截至 9 月 28 日,台灣 App Store,Clubhouse 社群軟體類排名掉到 67 名,幾乎輸給大多數社群媒體平台及交友 App 如探探、Paktor 等。

Clubhouse「快速退燒」三大主因

Clubhouse 快速冷掉,可歸結幾個主要的原因:

1. 直播語音難以留住觀眾

公關兼作家艾德‧齊通(Ed Zitron)在個人部落格分析,Clubhouse 最主要的問題是「無法留住聽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人們習慣一心多用,比如手機滑 Facebook 到一半切到 Instagram 回私訊,此時突然想聽一集 Podcast,就再點進去選擇內容。

但 Clubhouse 運作方式是現場語音直播,這需要聽眾高度專注力,也比較難控制內容,與大多數人習慣的社群平台使用方式相反,加上直播內容只有聲音,若講得不夠精彩,自然非常難留住聽眾,進而難以留住用戶。

齊通說「Podcast 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大家想聽別人談論自己有興趣的主題,且隨時可收聽;Clubhouse 聽眾就算願意擠出時間聽直播,內容和製作也一定要非常非常精彩、非常讓人信服,才能把人留住──顯然大多數講者根本做不到。」

2. 「爆紅」導致產品宣傳不可控

由於邀請制加上眾多大咖使用,Clubhouse 初期就擁有大量媒體曝光和熱潮,能短時間吸引眾多新用戶,對新創或背後創投自然是好事。

風險投資公司 Benchmark 合夥人莎拉‧塔維爾(Sarah Tavel)就認為,「熱潮」就像補貼,涵蓋某部分成本。不過熱潮不可控,對公司營運會是挑戰。

塔維爾指出,「若軟體還在發展早期階段就掀起熱潮,很有可能摧毀它,因無法明確知道當熱潮退去,用戶是否會留下,可能還冒著風險最佳化錯誤方向。」

此外,產品剛出現時,可能會有許多漏洞或不完善的地方,若用戶大量湧入,只會留下負面使用經驗,自然會有大批出走潮。

3. 技術門檻低,競爭對手眾多

最後,大量對手「抄襲」也是一大考驗,Clubhouse 出現後僅一年,也就是今年 3 月,Discord 就推出類似服務 Stage Channels,5~6 月 Facebook、Slack、Spotify、Twitter 都推出直播語音功能,甚至結合原有平台功能,玩出更多花招。

初出茅廬的 Clubhouse 要與總市值超過 1.2 兆美元的企業競爭,可想而知相當辛苦。

即便面對困境,Clubhouse 依然想辦法突圍,除了增加許多新功能,也與 TED Talks 簽約取得獨家內容,但外在競爭依然激烈,如 Spotify 也投入巨資取得獨家 Podcast 內容、Facebook 為創作者提供更多資源等,接下來就看 Clubhouse 是否還能玩出新花招,再次重回大眾視野了。

(本文由 經理人月刊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Unsplash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