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的離岸風電蓄勢待發,德國 RWE 萊茵也來勢洶洶,預計在未來布局另外 5 座離岸風場、共 5,850MW 容量,同時也宣布和遠東集團旗下水泥產業亞洲水泥(ACC)擴大策略夥伴關係,共同推動台灣離岸風電發展。
在台灣第三階段離岸風電計畫中,預計在 2026~2035 年釋出 15 GW 裝置容量。在第一階段選商中,政府將在未來三年釋出每年 3 GW 的競標容量,每案單一風場之上限為 500 MW(彈性增加 100 MW),且每家風電業者只能申請一個案場,同一開發商在第一階段共三期競標中,最多可拿到 1.8 GW 的裝置容量。
(Source:RWE 萊茵)
RWE 萊茵計劃與合作夥伴在新竹、台中及彰化等台灣西部沿岸,攜手開發新的離岸風電計畫,其中為 900 MW 新風、950MW 萊風、 2.5GW 海安、600MW 萊中與 900 MW 的彰風計畫,部分水域的深度適合發展浮動式離岸風電,可以引入先前在三座全尺寸浮動式示範機組的國際經驗。
其中德國 RWE 萊茵在全球營運 17 座離岸風電場,為僅次沃旭能源(Ørsted)的世界第二離岸風電開發商。RWE 萊茵集團於 2018 年在台灣設立辦公室,便已與亞泥成功聯手開發竹風離岸風電專案,預計總裝置容量將達 448 MW。
RWE 萊茵再生能源離岸風電亞太區總經理 Jens Orfelt 表示,RWE 致力於為台灣的再生能源目標貢獻心力。鑒於我們在浮動式風力發電居於領先地位,加上 20 年來 RWE 萊茵集團安全、準時且在預算內完成多項離岸風電計畫的開發經驗,RWE 在離岸風電之供應綠電方面具有絕佳的優勢。透過與亞泥的合作,我們將放眼多項離岸風電新計畫,進一步鞏固我們在亞太區的再生能源版圖,並奠定在台灣長期投資的基礎。
遠東集團副董事長徐旭平指出:「亞泥與 RWE 萊茵集團結盟將『兩全其美』體現得淋漓盡致,本地專業知識加上領先全球的離岸風場經驗,將為台灣人民供應可觀的再生能源,進而創造大量的綠色就業機會。這正契合亞泥投身再生能源項目的計畫,並將我們的能源組合朝向綠能邁進」。
(首圖來源:Flickr/Aleksandr Zykov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