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 90 躍太空特展彩蛋,首度亮相福衛八號科學酬載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1 年 12 月 17 日 16:08 | 分類 航太科技 Telegram share ! follow us in feedly
成大 90 躍太空特展彩蛋,首度亮相福衛八號科學酬載


台灣太空發展於 2019 年邁入國家第三期太空計畫,預備開發數顆先進衛星,其中,由成大團隊主導開發的福衛八號科學酬載「雙波段大氣瞬變影像儀與電子溫度密度儀與電子溫度密度儀」,於今(17)日首度亮相。

行政院 2019 年通過國家第三期太空科技長程發展計畫,將在 10 年內(2019~2028 年)投入新台幣 251 億元,開發 6 枚先導型高解析度光學遙測衛星、2 枚超高解析度智能遙測衛星、2 枚合成孔徑雷達衛星,而由成大領導的團隊,便負責開發三期太空計畫中由 6 枚先導型高解析度光學遙測衛星組成的福衛八號。

12 月 17 日成大「90 躍太空」特展開展,首次亮相由成大物理系、地科系、航太系團隊與台灣多家廠商合作研發的福衛八號科學酬載「雙波段大氣瞬變影像儀(DIAT)與電子溫度密度儀(TeNeP)」工程體,未來將用於閃電與電離層相關研究,預計第一枚衛星將於 2023 年升空。

科技部長吳政忠曾於 10 月國家太空中心 30 週年記者會上表示,福衛八號有 7 成皆會採用台灣自製元件。

除了福衛八號科學酬載,該特展也集結了成大理工及電資學院自 1972 年~2021 年間參與衛星研製、科學酬載、火箭發展等科學成果、包含 RISEsat 衛星科學酬載 DOTcam 工程體、高能宇宙射線探測器 ComSAD、國際知名太空任務 AMS-02 冷凝散熱板 UTTPS 的雛形體以及成大自製鳳凰立方衛星等工程體;1 件衛星模型,以及探空火箭實體、福衛二號模型、福衛七號模型等 3 件大型展品。

(首圖來源:成功大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