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又多了個大咖,萊特·泰勒其人其事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1 年 12 月 27 日 8:30 | 分類 人力資源 , 新創 , 職場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矽谷又多了個大咖,萊特·泰勒其人其事


矽谷創業者布萊特·泰勒(Bret Taylor)剛度過職業生涯最「瘋狂」的一年。11 月底短短一週,泰勒先接任 Salesforce 聯席 CEO,又在 Twitter 創始人 Jack Dorsey 宣布離職當天,由 Twitter 董事會推舉成為董事長。

就這樣,泰勒正式晉升「矽谷大老」地位,然而這份榮耀並非突如其來。他曾在 Google、Meta(原 Facebook)等多家公司擔任要職,也是多款現象級產品的幕後英雄;他創立雲端文件公司 Quip,後來被 Salesforce 高價收購。

工作 20 年,多次成績優異,泰勒卻沒有像大部分矽谷科技公司中高層,財務自由後趁還沒過氣就隱退──回頭看他這些年職涯,都是朝成為「矽谷大老」前進。而在今年,他終於熬出頭了。

從 Google 到 Facebook

泰勒出生於加州奧克蘭,父母都就讀史丹佛大學,他也拿到史丹佛電腦碩士學位。他說自己仍是史丹佛橄欖球隊的狂熱粉絲,每場比賽必看。世紀交替時,網路泡沫崩盤摧毀了一大票實力不強的公司,卻也大浪淘沙留下優秀公司,如 Google。

泰勒 2003 年加入 Google,和他形影不離的好友 Jim Norris 一起開發 Google 地圖,擔任專案總負責人,Norris 負責 Google 地圖網頁伺服器開發。Google 地圖成為繼搜尋、Gmail 後最關鍵的現象級產品,幫助 Google 於行動網路時代打好基礎。為了獎勵泰勒等人的重大貢獻,Google 頒給他們「Founders」Award:褒獎員工的最高殊榮 。

▲ 泰勒和 Jim Norris。(Source:FriendFeed)

同事都以為泰勒進入晉升快車道,然而他早就憋不住創業想法──雖然他加入 Google 時 IPO 股票激勵非常不錯,但還是不如更早進公司的同事。泰勒意識到只有親手創立公司,才能獲得最大限度財富。

2007 年泰勒和 Norris 一起離職,對團隊和公司都是大震動。

矽谷風投急於找到並投資下一家 Google、Facebook,但機會非常罕見。於是有人提出 EIR(Entrepreneur-In-Residence)機制。風投長期追蹤科技公司戰績優秀的關鍵員工,和他們保持聯絡,當這些人有意創業,風投就會邀請他們加入成為 EIR,訓練他們、培養感情,就能在他們啟動創業時第一時間成為投資者。

泰勒離職後,就在矽谷最有名的風投基金 Benchmark Capital 擔任 EIR 職位。當有其他創業者尋求投資意見,EIR 可一起參加會議討論,提供更多產品人/創業者角度的意見和建議。

沒多久他就找到新創業方向:社群網路。

泰勒和 Norris 共同創辦新公司,名為 FriendFeed,是有社群評論屬性的 RSS 聚合和閱讀器,可聚合其他社群媒體、網站、部落格及任何 RSS 格式資訊,產品當時頗受網友青睞,閱讀存取量高達百萬。

FriendFeed 還有兩位創始人 Paul Buchheit 和 Sanjeev Singh。兩人來頭更厲害:Gmail 核心開發者,且 Buchheit 還是 Google「不作惡」口號的提出者。

▲ Paul Buchheit 和 Sanjeev Singh。(Source:FriendFeed)

FriendFeed 團隊還開發了後來廣泛用於科技網路業的服務,如 Buchheit 開發 RSS 源更新協定 SUP,得到 Disqus、Reddit、YouTube 支持。

泰勒也是 Tornado 主要開發者,是採用 Python 語言、有極強抗負載能力的開源 Web 伺服器和應用框架。雖然泰勒身居高位,他還是經常自己寫代碼。前兩年加州野火嚴重時,他還寫過 iOS App,專門給自己、家人和朋友查詢周圍空氣品質。

不過 FriendFeed 對今天網路世界最大貢獻,應該就是「發明」喜歡(Like)按鈕,也即現在大家熟知的按讚功能。

2009 年初,有人在 Facebook 產品介紹影片,發現有喜歡按鈕。當時 Facebook 生產環境產品版還沒有上線此功能,意味影片應是用內部測試 Facebook 版錄製。當時 FriendFeed 是喜歡按鈕的「發明者」,結果就是影片暴露 Facebook 盯上 FriendFeed 了:

▲ Facebook 影片截圖。

果不其然,2009 年 8 月 Facebook 宣布收購 FriendFeed,將喜歡/按讚功能及 12 人團隊全部收入囊中。收購價格據傳為 5 千萬美元。「自從第一次試用 FriendFeed,我就非常欣賞團隊創造的簡單、優雅分享資訊的方式」,Facebook 創辦人馬克祖克柏表示,他還表揚 FriendFeed 由優秀工程師組成,迅速開發出的產品得到大量使用者使用,文化和 Facebook 一致。

收購後泰勒升為 Facebook CTO,負責規劃未來產品和技術走向。

在 Facebook 期間,泰勒主導一系列關鍵技術開發,包括開放圖譜(Open Graph)協定、Facebook Connect、App Center、iOS 系統整合等。這些技術有的在 Facebook 從桌面轉向行動時代扮演重要作用,有的讓「網路分享內容」更容易和標準化。

當時 Facebook 同樣人才濟濟,泰勒加盟讓人對這家公司更充滿信心。然而沒過幾年,Google 曾發生的戲碼再次上演:泰勒創業的心又癢起來了。

2013 年他宣布離職創業。Facebook 當天股價下跌 21%。

從 Quip 到 Salesforce

泰勒當時沒說新公司做什麼,只透露聯合創始人是 Kevin Gibbs,後者也是他 Google 老同事,是 Google App Engine 等重要產品的技術負責人。一年後名叫 Quip 的雲端文件公司脫下隱形斗篷,產品正式上線,泰勒和 Gibbs 也公開 Quip 創辦人身分。

Google 開發的 Docs 已具備雲端文件協作功能,也算對雲端文件使用者基礎教育有一定貢獻。而 Quip 一推出,因專為 iPad、iPhone 等行動裝置最佳化,且協作互動功能更多樣,使用體驗比其他傳統文字處理軟體更輕鬆,受當時用戶歡迎,輻射到科技業更多角落。Quip 被稱為 Google Docs 和微軟 Word / Office「殺手」,當然這兩個競品還活得好好的,不過仍有很多科技公司都是 Quip 的忠實使用者。

▲ Quip 首版。(Source:Quip)

2015 年,Jack Dorsey 剛重返 Twitter CEO,尚未得到投資人信任,和董事會的關係一度非常緊張。為了穩定局面,Twitter 2016 年宣布泰勒加入董事會,當時 Twitter 董事長 Omid Kordestani 也曾是 Google 高層,見證過泰勒的成長和優秀表現,表示泰勒能為 Twitter 帶來更多消費者產品和科技的獨到見解。

加入 Twitter 董事會成為泰勒職涯發展的轉捩點,證明他不僅是產品天才、創業高手,還是董事會和創始人/團隊間的潤滑劑,是科技業不多見的特種人才。

11 月底 Jack Dorsey 宣布 Twitter 退休那天,泰勒也被選為新董事長。當別的成功創業者財務自由提前退休,他卻在一條只有極少數人才能走的路上。這條路通俗點說,就是「成為矽谷大老」。

Quip 產品上線後備受好評,曾被《時代雜誌》、《衛報》等知名媒體評為年度最佳應用。2016 年,企業級服務龍頭公司之一 Salesforce 宣布收購 Quip,價格 7.5 億美元。這價碼聽起來不算高,有泰勒對公司躋身獨角獸非常反感的原因。考慮 Quip 的風險融資規模總共也才 4,500 多萬美元,收購價格可說讓創始團隊和 Greylock、Benchmark 等投資方帳面回報非常可觀。

收購一年後,2017 年底 Salesforce 任命泰勒為總裁兼首席產品長。2019 年在 C-level 團隊又升一級,成為首席營運長。

泰勒到哪工作都受老闆歡迎。Facebook 期間,祖克柏評價他是見過最優秀的產品天才,他也毫不避諱稱呼小自己 4 歲的頂頭老闆為「老師」。Salesforce 大老闆馬克·貝尼奧夫也對同樣有大公司離職創業經歷的泰勒欣賞有加,去哪都帶著他,稱他是「優秀的業界領袖」和摯友。

▲ 泰勒和貝尼奧夫(右)。

終於 11 月底,泰勒再次獲得提拔,成為 Salesforce 副董事長和聯席 CEO,和貝尼奧夫平起平坐。新工作的壓力並不小。泰勒前一任聯席 CEO Keith Block,晉升路線和泰勒一模一樣,都是從 COO 上來,但好景不長,Block 只做了一年半就離職了。

觀察者認為,貝尼奧夫身為公司老闆,氣場太強,想透過聯席 CEO 機制培養接班人出師不利。小道消息指出貝尼奧夫和公司對 Block 表現非常不滿意,就連 Block 誇讚自己的離職聲明,也都被 Salesforce 公關團隊刪掉。

泰勒能否壓住貝尼奧夫,或至少和他平起平坐?目前還不好說──不過和從未當過 CEO 的 Block 相比,泰勒倒有充分創業和 CEO 經歷,相信這點在貝尼奧夫心中分數高多了。

今日泰勒有 Twitter 董事長和 Salesforce 聯席 CEO 雙重身分,幾乎一夜之間成為矽谷最受關注的創業者/高層。矽谷以外,他的名字或許還不如馬斯克、貝佐斯、庫克、祖克柏等知名。

但毋庸置疑的是,泰勒今天的成就和身分,還不是他職涯的最高點。

(本文由 品玩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達志影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