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防衛省近日在接受日經新聞採訪時,表示為了因應中俄北韓等周遭國家發展快速的極音速武器威脅,日本除了開發自己的極音速武器之外,也將進行電磁軌道砲的研發,強化自身戰略威懾力。
由於美軍近年專注於追趕極音速武器的開發進度,海軍於去年底不再投入經費開發射程較短的電磁軌道砲計畫,但中國解放軍的電磁砲計畫則仍在進行中,因此防衛省表示,將來同時擁有電磁砲和極音速武器的解放軍,將對日本安全造成重大威脅,日本有必要進行國產電磁砲計畫進行反制。
北韓也在去年 9 月宣稱自製的火星 8 號極音速飛彈試射成功,加上俄羅斯擁有全球最早服役的鋯石(Zicron)和先鋒(Avangard)極音速武器,日本急需補上飛彈防衛的破口。
有別於傳統火砲使用火藥爆破,產生膛壓將砲彈推射出砲管,電磁軌道砲使用大量電流產生磁場,將絕緣體材質的砲彈推送出砲管,與傳統火砲比較,電磁砲的砲口初速可達每秒 3,500 公尺,比傳統火砲每秒 2,000 公尺快許多,提供更大的動能和彈道穩定度。
防衛省表示,目前包括愛國者等攔截飛彈,初速大約在每秒 1,700 公尺,對於攔截動輒 5~20 馬赫的極音速飛彈相當吃力,但初速達每秒 3,500 公尺、射程 150~200 公里的電磁砲彈,以攔截極音速武器而言,速度比起愛國者系統更有優勢,且砲彈成本低了許多,因應中國龐大的數量優勢下,經濟負擔較小。
日本預計將電磁軌道砲、極音速武器和長程地對地飛彈,列為日本戰略威懾的三本柱,而隸屬防衛省的防衛裝備廳,將負責電磁軌道砲開發工作,2022 年度已編列了 65 億日圓(約 5,600 萬美元)經費進行初步開發工作,預計將在 2025~2030 年間開發完成。
(首圖來源:日本防衛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