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假期間閒暇時間變多了,使用手機的時間或許也會比平時還要久,是時候看看手機中各種常用 App 收集個資與使用情形了,雲端儲存公司 pCloud 先前針對 App Store 上的 App 進行分析,讓大家了解個資使用狀況。
為什麼 App 可以蒐集我們的個資呢?這也是為什麼在註冊帳號的時候,都得仔細詳閱服務條款和隱私權政策,至少需要知道自己分享哪些個人資訊,該公司或第三方能夠收集或分享哪些資訊等,畢竟對於商人來說,瀏覽紀錄、購買訊息到聯絡方式,都是有價值的,不僅僅是提高使用者體驗,也可以透過個資向使用者販售相關產品與投放廣告。
(Source:pCloud )
好比在所有被調查的 App 中,Facebook 與 Instgram 蒐集 86% 個資向使用者販售相關產品以及放廣告;在與第三方共享資料的狀況上,有 52% 的 App 會將蒐集的資料與第三方共享, Instgram 、Facebook、跟 LinkedIn 前三名。
Instagram 向第三方共享 79% 蒐集的使用者資料,包括瀏覽紀錄、購買紀錄與個人訊息,而 Facebook 共享資料的比例則是 57%,LinkedIn 和 Uber Eats 比例約 50%,其中Uber Eats 蒐集範圍廣泛,依照出生日期推出獨家折扣,也會追蹤最常叫外送的時間,好投放廣告提醒你該吃東西了,另外我們常用的 Youtube 也向第三方共享 42% 資料,包括看到個廣告類型等。
另一方面 Twitter 表現也引人關注,資料蒐集比例為 50%,在這 50% 中共享給第三方的比例僅有 21% 。
(Source:pCloud )
另外 pCloud 也列出最保護使用者個資的排名,加密通訊軟體 Signal,還有先前爆出個資爭議的 Clubhouse,以及 Netflix、Microsoft Teams、Google Classroom、Shazam、Etsy、Skype、Telegram、Boohoo、Amtrak、Zoom、Shop、IRS2Go 並列第一,完全不蒐集使用者的隱私資料。
(Source:pCloud )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