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 24 小時,烏克蘭東部及周邊局勢發展迅速。2 月 22 日俄羅斯總統普丁宣布,承認烏東兩個親俄地區獨立成為頓內茨克人民共和國(Donetsk People′s Republic)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Lugansk People′s Republic),並簽署俄羅斯兩國的友好合作互助條約。消息一出,美歐等國反應強烈,使得持續多天的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而由於俄烏兩國身處半導體產業的特殊地位,有專家認為,俄烏局勢升溫勢必導致相關半導體產業供應鏈受影響,進而衝擊全球市場供需平衡。
首先,烏克蘭是半導體原料氣體供應大國,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氖氣」供應地。有報告指出,烏克蘭的半導體原料氣體供應包含氖、氬、氪、氙等。其中,氖氣由烏克蘭供應全球近七成數量,並且供應全球約四成氪氣,以及三成的氙氣。其中,氖氣和氪氣都可使用於 KrF 雷射上,該技術主要用於 8 吋晶圓 0.25~0.13 微米的成熟製程中。雖然,氖氣在半導體製程當中使用比重並不如其他產業,但其仍為必要原物料。
即便俄烏衝突短期內不至於中斷,但氣體供應量減少,仍將可能造成價格上漲,衝擊半導體生產成本可能調升。特殊氣體過去一年價格幾乎普遍走升,稀有氣體的價格從 2021 下半年持續上漲,氖氣每立方公尺上漲近 3 倍,氪氣也有 3 倍漲幅。正是因烏克蘭氖氣近乎壟斷市場,市場人士警告,半導體產業應盡可能供應鏈多樣化,以防止俄羅斯干預關鍵材料,報復美國限制出口。因美國 90% 以上半導體氖氣供應來自烏克蘭,一旦俄烏戰爭爆發,氖氣等氣體原料供應短缺,半導體生產將遇到困難。
俄羅斯方面,雖然半導體產業不發達,但大量出口的鈀金屬,因具良好延展性和可塑性,可透過鍛造、壓延和拉絲應用。且鈀金屬也為重要催化劑,與釕、銥、銀、金、銅等熔成合金,可提高鈀的電阻率、硬度和強度,是航太、航海、軍事、核能等高科技領域,以及汽車製造業不可缺少的關鍵材料,也是國際貴金屬投資市場不容忽視的投資對象。
關鍵的是,全球只有包括俄羅斯、南非等在內的國家能產出。由於美國自己每年就需要靠俄羅斯供應 35% 的鈀金屬,所以就有分析指出,在美國既出的制裁措施下,受影響較嚴重的恐怕還是歐美地區的晶圓廠。至於亞洲地區的晶圓廠方面,多因為也多元化的供應管道,使其基本上不受影響。
2014 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南部克里米亞半島,當時就引發氖氣價格大幅成長,甚至極度短缺,價格漲了超過 10 倍,讓氖氣成為 2015 年全球最熱門投資商品。此外,當時衝突發生時,半導體製造過程中所需要的準分子雷射用混合氣體,還曾一度暴漲超過 20 倍,這也證明俄烏局勢將左右半導體材料供應鏈的穩定度。
普丁簽署承認烏東地區獨立命令後,美國隨即宣布首批對俄制裁措施,禁止美國人在「頓內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有新投資、禁止直接或間接從該地區向美國輸入任何商品、服務或技術、禁止出口或再出口、銷售或供應來自該地區的任何商品、服務或技術、以及禁止美國人的任何批准、融資、便利或擔保行為等。
美國總統拜登還宣布,將對俄羅斯兩大金融機構和精英人士實施制裁。據日本《讀賣新聞》報導,俄羅斯若入侵烏克蘭,日本政府考慮加入美國主導的對俄經濟制裁,對晶片及使用 AI、機器人等先進技術的高科技產品管制出口,恐比 2014 年俄羅斯併吞烏克蘭南部克里米亞半島時更嚴厲。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