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榜零碳排的特斯拉,觸犯空污法遭罰款 27.5 萬美元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2 月 24 日 9:17 | 分類 汽車科技 , 電動車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標榜零碳排的特斯拉,觸犯空污法遭罰款 27.5 萬美元


特斯拉昨日宣布接受美國能源局裁罰,將支付 27.5 萬美元的罰款,但他們違反的法規竟然是特斯拉最強調的空污法。

電動車以環保和零排放為核心賣點,但電動車霸主特斯拉(Tesla)卻違反了美國空污法(Clean Air Act),遭到能源局開罰 27.5 萬美元(約新台幣 760 萬元)。

儘管對於特斯拉來說,這個罰款根本不痛不癢,畢竟他們在最新一季財報中,光是獲利就已經高達 23 億美元。不過,始終高舉環保大旗,強調要改變世界的特斯拉,卻觸犯空污法,實在有點諷刺。

能源局指出,特斯拉違反了國家有毒氣體排放標準(National Emissions Standards for Hazardous Air Pollutants),因此受罰。但是電動車不是零排放嗎,怎麼會產生有毒氣體呢?或許電動車本身是零排放,但生產電動車的工廠則未必。

原來受罰的對象是特斯拉加州費列蒙工廠,他們在 2016 年 10 月到 2019 年 9 月之間,因為進行車輛烤漆時,產生的有毒氣體,包括甲醛、乙苯、焦油腦和二甲苯超標,可能危害週遭居民健康。

在現場檢查過程中,能源局發現,特斯拉不僅在塗裝烤漆時沒有注意有毒氣體排放,包括儲存和備料階段,也沒有設置能夠減少有毒氣體排放的所需技術及設備。

除了技術問題,特斯拉也沒有按月申報有毒氣體排放數據,甚至關於烤漆產生的有毒氣體排放記錄和比例,特斯拉也都沒有妥善保存。

這也不是特斯拉第一次吃到空污法規罰單,早在 2019 年加州廠就因為固體有毒廢棄物排放不符標準,支付了 3 萬美元罰單,同時還要替費列蒙消防隊購置 5.5 萬美元的裝備做為補償。

值得慶幸的是,能源局在公告中指出,他們長期的監管收到成效,特斯拉已經改善了所有相關違規事項,目前一切都符合規定。

電動車可以幫助人類社會減少碳排放,這是無庸置疑的事實,但是如果在車輛及電池的製造和回收過程,以及發電來源沒有相應的進步,將會大幅減少實際上的減排效果。比起車輛行進時的排放量,更有意義的比較基準,是車輛整個生命週期的碳排放量,與其他溫室氣體及有毒物質排放量。

相較於特斯拉,歐洲車廠在推動電動車時,也同步強調碳中和工廠,還有全再生能源電網,這樣顧及全局的方式,對於整體空污及氣候改善,更有助益。或許這也解釋了,為何特斯拉在中國建廠可以如此神速,在柏林卻是一波三折。

(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