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目前新冠疫苗接種率第一劑約 83%、第二劑約 77.2%,但 75 歲以上長者接種狀況不佳,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今日以香港為例說明,沒打疫苗的致死率比有打疫苗的高 31 倍,呼籲長者趕快接種,並強調年輕人打疫苗是要保護長者,長者打疫苗則是防重症。
洪子仁表示,香港最近疫情狀況非常不好,確診人數還沒看到高點,今年截至 3 月 5 日確診人數 42.7 萬,死亡 1,561 人,只有 92 人完整接種疫苗,致死率 0.36%,未接種或是不完整接種疫苗則多達 1,061 人,致死率高達 1.25%,相差 31 倍。
洪子仁指出,Omicron 以輕症為主,感染者大部分為年輕人,但隨著年紀上升,有沒有打疫苗的致死率差異便會出現,而從香港疫情也看到三個重要的啟示,一是應落實長照機構員工和長者的健康監測、二是疫苗仍為避免重症最重要的關鍵,最後則是當病患大增時,一定要啟動有效分流。
洪子仁說明,香港 80 歲以上死亡率特別高,以 1,156 死亡個案,80 歲以上占 70%,再對照香港各年齡層接種狀況,80 歲以上接種第一劑疫苗占 51.15%、第二劑占 30.93%,比率真的非常低,相對台灣 75 歲以上長者目前有 70% 覆蓋率,提高長者覆蓋率真的非常重要。
洪子仁補充,台灣接種疫苗概況很有意思,年輕族群 18~29 歲、30~49 歲打疫苗比例非常高,甚至有到 96%,但 50~64 歲、65~74 歲及 75 歲以上,以 50 歲以上在台人口 920 萬來看,其中一劑都沒打的有 142 萬人,最新資料有降到 134.7 萬,只是速度有點慢,呼籲儘早完成接種。
針對國門是否開放,洪子仁表示,建議可觀察兩大指標,包括一是社區有沒有發生大規模群聚傳播,二是對於醫療量能的影響,若兩者都能平穩,就可繼續開放隔離天數,而下半年則要觀察第三劑施打率是否達六成以上,就能加強防堵社區感染。
至於開放商務客入境後觀察一個月,是否再繼續縮短檢疫天數至七天,陳時中表示,一個月後,若疫情穩定控制,指揮中心會往下縮短檢疫天數,但只要縮短風險就越高,因此檢疫隔離期間的快篩回報率配合度,全都會列入考慮,而觀光出入境旅遊則還沒有討論。
(首圖來源:指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