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電信稍早宣布,該公司整合集團資源與產業攜手港務公司,響應交通部「5G 帶動智慧交通技術與服務創新及產業發展補助計畫」,與中華系統整合、中華資安國際、中光電智能機器人合作推動「5G 智慧海港無人載具應用及UTM服務功能驗證計畫」。
中華電信指出,該計畫結合臺灣港務公司之創新科技試驗場域機制,以基隆港區做為試驗場域,透過無人機、無人船與水下海事機器人等無人載具,建構基隆港區空域、海域 5G 智慧巡檢全方位解決方案,搭配 AI 智能分析及 UTM 無人載具智慧監管平台,並透過中華電信 5G 企業專網傳輸無人載具資料掌握港區狀況,協助專責單位增進巡檢效率,提升港區安全及優化海港環境運作。
為何需要將海港智慧化?中華電認為,現有港區巡檢作業是由人員定期排班進行巡查,如遇緊急或異常事件時,較無法立即機動性處理,例如進行海面油污、垃圾清除、安排潛水員進行港灣構造物水下檢測等港區營運管理業務,且為確保船隻安全作業,須由管理單位提前進行工程規劃和招標,後續再進行排程執行任務,執行次數固定且有限,較難機動與彈性的安排相關任務。
中華電信於此智慧海港專案試驗計畫,建置以基隆港場域的客製「5G 智慧海港無人載具整合應用平台」,提供 UTM 智慧監管、AI 智能分析等海港管理功能。
UTM 智慧監管可同時監管無人機、無人船及水下海事機器人運作狀態,透過 5G 企業專網傳輸無人載具資料,利用 5G 高速率及低延遲特性,提供即時影像回傳,並在無人載具導入 RTK 即時動態定位技術(Real- time kinematic),利用精準定位機制,滿足巡檢作業任務對定位精準度的高要求。
而 AI 智能分析功能則提供非法釣客告警、港區道路檢測、海上污染物偵測、港區環境變異分析、碼頭防舷材瑕疵檢測、油污染及水深監測等應用試驗,幫助全面掌握港區狀況,協助人員有效進行海港監測管理,掌握即時情況,代替常態性人工檢查作業,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及人員風險。
(首圖來源:中華電信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