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兵取代義勇兵,美軍次世代陸基洲際飛彈正式命名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4 月 06 日 11:50 | 分類 核能 , 航太科技 , 軍事科技 follow us in feedly
哨兵取代義勇兵,美軍次世代陸基洲際飛彈正式命名


美國空軍 5 日宣布,開發中的次世代陸基洲際彈道飛彈正式名為「哨兵」,預計 2026 年後陸續替換現役義勇兵三型洲際彈道飛彈。

原稱「陸基戰略嚇阻武器」(Ground Based Strategic Deterrence,GBSD)的次世代洲際彈道飛彈,由諾斯洛普格魯曼 2020 年打敗波音贏得總價達 133 億美元的合約。

美國空軍現役 LGM-30 義勇兵三型(Minutemen III)洲際飛彈,是波音公司 1962 年開發第一型開始服役,1970 年推出第三型改良版迄今,服役超過 60 年。

義勇兵三型彈體長 18.2 公尺、直徑 1.7 公尺、總重 35.3 公噸,使用三段固體燃料火箭推動,射程達 13,000 公里,彈頭內可裝備三枚 W78 或 W87 兩款現役核彈頭,單枚爆炸當量為 30 萬至 45 萬噸。

諾斯洛普格魯曼表示,新型洲際彈道飛彈將會更精準、更安全且可靠度更高。

GBSD 是去年編列 2022 年度預算時,必須要給予名稱,屬於過渡性名詞,法令規定空軍有 30 天時間給 GBSD 取正式名字,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研究員 Tom Karako 當時建議,作為接替義勇兵三型的新武器,GBSD 名字應要輝映美國歷史特定單位,因此建議使用哨兵(Sentinal)命名,獲得空軍採納。

諾格公司戰略嚇阻系統部副經理 Greg Manuel 表示,哨兵飛彈預計 2023 年首次試射,2026 年開始量產。

(首圖來源:USAF